首页 > 新闻  > 社会
新春走基层丨“放牛倌”的春天——“海归”青年刘志秋的科技兴农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周楚怡 阙志明

2月13日,湖南青禾畜牧业有限公司的屠宰生产车间结束了一轮忙碌。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暂歇,公司总经理刘志秋坐在办公室里,专注地与客户对接订单。几天前,一批价值80万元的湘西黄牛鲜肉从这里发往广东中石化,这是公司年后恢复生产的首个订单,也为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

刘志秋,一名从凤凰县禾库镇走出的“海归”青年,如今已是当地黄牛养殖产业的领军人物。2018年,他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学成归来。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责任感,他一头扎进了湘西黄牛养殖业,边学习边摸索。

湘西黄牛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农户散养模式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要想让这一产业焕发生机,必须引入科技和创新。

结合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刘志秋团队自主研发的“GPS天眼云养牛”技术投入测试。“以前乡亲们每天要花10个小时放牛,现在有了这项技术,只要2个小时就能搞定。”刘志秋笑着说,“这项技术通过GPS定位和云端监控,让农户可以实时掌握牛群的位置和动态,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养殖效率。”

除了技术创新,刘志秋还积极探索“基地+村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目前,公司与凤凰县16个村的600多户农民、州内的60个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农户提供小牛犊和相关保险,3年后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购黄牛。

在刘志秋的带领下,青禾畜牧业的业务不断拓展,除了鲜肉销售,还开发了带皮牛肉、牛肉火锅罐头、牛肉干零食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刘志秋还帮助农户销售凤凰雪茶、腊尔山大米等农副产品,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展销路。

在禾库镇大马村的700亩猕猴桃基地里,刘志秋也“种”下了科技的“种子”。小气候站的建成,让基地的风向风速、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监测更加科学精准,为猕猴桃的高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刘志秋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青禾畜牧业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30多项荣誉。2024年10月,刘志秋本人获得湖南省“小荷”科技人才专项资金支持。

对于未来,刘志秋的规划是,公司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投入,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刘志秋和他的黄牛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作者:周楚怡 阙志明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