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肖庆宾
三种情形将丢学位,加强学籍管理,延长课间时间,每天一节体育课……新学期开始,多项涉及教育领域的新规先后出台或施行,进一步护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种情形将丢学位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实施。新颁布的《学位法》明确了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的具体情形等。
《学位法》规定: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在攻读该学位过程中,有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攻读期间存在依法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严重违法行为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严查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日前,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凡在依法依规设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均须建立学籍;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办法》突出教育公平,进一步细化规范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明确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的核办工作。同时要求,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
《办法》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予办理退学手续。普通高中学生退学,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学校确认后报上级学籍管理部门备案。学籍注销的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课间时间调整为15分钟
1月初,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将课间时长由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同时保证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时长和2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课间时间内)。本次课间时间调整设置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整缓冲期。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各学校应依据校情、学情需要,统筹好现有课间时长。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的现象。
每天一节体育课
1月27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所有班级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通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足上好1至2年级每周4节、3至9年级每周3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在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当天,学校要充分挖掘校本课程等课时资源或在课后服务时段增加一节体育活动课,时间不少于40分钟。增加的体育活动课要编入课表,公布在教室,且不得占用15分钟课间和每天上午已经安排的30分钟体育大课间时间。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系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通知》提出,学校要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突出对“三大球”教师队伍的重视。明确提出配备要求,强调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
另据消息,省教育厅拟于2月底召开《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三大球”运动队成建制升学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听证会。
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变化
1月下旬,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提出,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小学科学教师,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配齐初中、高中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教师。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
《指南》明确,要将学生平时实验操作和参加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纳入理化生等实验操作科目。
幼儿园教学不得“小学化”
6月1日将施行的《学前教育法》明确提出,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任何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此外,学前儿童入园,除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外,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试。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统一为“非脱产”
根据教育部文件,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主办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等,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教学。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统一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统一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最低修业年限,统一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