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刘番 通讯员 龙依含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连日来,在保靖县复兴镇的保靖县伟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能育秧基地”,工人们正全身心投入育秧大棚的整地工作中,全力以赴为水稻集中育秧做准备,力求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走进育秧大棚建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12000余平方米的连片高标准育秧大棚。大棚内,耕整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机器高效地翻地碎土,工人们则争分夺秒地开沟整地,繁忙而有序。
技术人员介绍,现代化育秧大棚采用了控温控湿智能化操控一体系统,配备了通风设备、遮阳网、全方位喷灌装置、先进的秧盘流水线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棚内还引入了水稻3D打印技术,能极大地提升育秧的精准度和效率。基地一次育秧就能满足1500亩稻田的秧苗需求。
“基地预计今年2月底就能完成育秧地面平整工作,3月中旬便可准时开展水稻育秧。与传统的小拱薄膜育秧模式相比,钢架式大棚‘工厂化’育秧优势显著,采光条件优越,能有效保持温度,集中管理便捷高效,秧苗的成苗率也大幅提高。”技术员彭官交说。
“有了这个育秧设施大棚,水稻育秧彻底摆脱了天气因素的制约,我们能够更快速、更优质地为春耕生产提供高品质秧苗。我对今年的粮食丰收充满希望!”合作社负责人彭伟波信心满满。
合作社在春耕生产期间采用集中育苗、机械化插秧、统一田间管理、集中作业的现代化模式,实现了科学种植与管理的全面升级。同时,为农户提供涵盖育苗、插秧、管理、收割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此外,农闲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资源,开展蔬菜、水果等特色种植,做到了“一棚多用”,有效提升土地和设施的利用率。
“多年来,我县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实现土地流转1.5万余亩,建成智能育秧大棚3.6万平方米,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有97户。2025年已签订代育秧合同6000余亩。如今,全县种粮农户都鼓足了干劲,为今年粮食取得好成效、好收成积极做准备、打基础。”保靖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朱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