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李再兴
“6年过去了,在多个部门协调解决下,家里的自来水水压稳了、水流大了,每天凌晨再也不停水了!”2月15日,家住湘西高新区和顺佳苑小区A栋7楼的田先生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高兴地说。
事情起因,是自2019年以来,他和邻居们多次反映家里水压低、水量小、经常停水等问题,却频频遭遇“踢皮球”,直到2024年底,在湘西高新区公用事业中心、州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携手推动下,更新、改造小区供水设施,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烦心!和顺佳苑水不顺
和顺佳苑不大,仅有A、B两栋楼梯房,每栋楼高7层,建设单位为湘西州鸿大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14年10月竣工。小区毗邻州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州住建局、吉凤街道办等单位。
“小区虽名为和顺佳苑,但我们喝水、用水一直不顺。”业主陈女士坦言,2015年装修入住后就发现家里水压偏低,但因住户少,生活还能将就;2019年起,小区入住率逐渐上升,用水难题接连不断。
经州吉凤水务公司检测,确认小区3楼以上的水压均达不到国家标准。“即使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水量还是很小!”“水压不足,热水器三天两头‘罢工’,根本无法洗澡!”“水流没有筷子粗,一年四季用水都发愁!”……面对水压低的苦恼,业主们心急如焚、怨声载道。
随着时间推移,间歇式断水问题从7楼、6楼蔓延到3楼、2楼,甚至出现凌晨停水的怪象。喝水难、用水难成了全体业主共同的“烦心事”。
为了能正常用水,业主们“各显神通”:有的花钱安装加压水泵,可水压还是“力不从心”;有的早早起床,用桶接满水以供一天之用,水却依旧“入不敷出”;有的“精打细算”每一滴水,可常常面临“等水用”的窘境……
闹心! “事”关多方皆推诿
2019年上半年,小区业主代表多次到信访、供水、公用事业等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登记填表后,仅得到口头承诺,就没了下文!”
业主谭大爷回忆,疫情期间,邻居们响应号召,搁置问题,克服困难,争当志愿者,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023年下半年,我们再次到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可问题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业主们告诉记者,供水公司认定小区为总表供水,里面的管网由开发商自行设计、施工,公司只将供水主管网接驳至小区外的控制总阀门,并保障主管正常用水,至于“供水二次加压问题,属小区内部问题,建议在规划建设部门监管下,由物业公司和开发商会商解决。”物业公司觉得小区水压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物业造成的。开发商认为小区早已竣工验收,现在水压低和他们毫不相干。公用事业部门答复,小区水压低、水量小是因为园区用水户激增,市政管网供水因用水量增加而导致水压相应降低,加上小区受地势以及部分用户私自设置加压水泵等影响……
各方说辞让业主们哭笑不得,又气愤不已:“看来,小区供水问题成了‘烫手山芋’,无人敢接了!”
顺心!部门携手解难题
时间来到2024年8月,和顺佳苑供水难题依旧没有解决。无奈之下,业主们再次拨打12345反映,同时向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和省、州媒体投诉、求助。
“供水关乎民生,连接千家万户!湘西高新区管委会和州直有关部门务必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尽快解决好和顺佳苑等居民小区的供水问题!”业主们的呼声引起了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湘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胡丕宇要求园区职能部门用心用情倾听业主诉求,齐心协力解决好小区用水难题。
随后,湘西高新区公用事业中心、州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湘西高新区开发建设局、州吉凤水务公司、吉凤街道办、湾溪社区、物业公司等部门到小区摸实情、听意见、问诉求,邀请业主代表多次召开协调会,面对面讨论解决办法。大家一致决定,对小区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商议结果有了,改造的钱从哪里来?“当时小区水管已过保修期,按规定可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签字同意了。”州吉凤水务公司总经理王刚介绍,供水设施更新、改造工程预算31.31万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少部分由物业公司出资,业主不用额外掏钱。
2024年11月21日,和顺佳苑小区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施工方案公示;11月29日,施工人员进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铺设水管、回填管道,拆除业主私装的加压水泵,建设供水二次加压泵房,安装智能水表,再调压调流……50多天后,工程顺利完工。
2025年1月25日,96户业主家里的水压恢复正常。
“这次更新、改造后,困扰我们多年的水压问题成功解决了!”谭大爷笑着说,大家终于喝上了“顺畅水”、用上了“安心水”!
记者手记
“急难愁盼”无小事 快干实干解民忧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和顺佳苑小区居民盼了6年,如今终于喝上了“顺心水”。
在连续三天的采访中,记者听到了群众的怨言,看到了他们的笑脸,感受到了部门携手解民忧的力量。采访结束后,记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小小的水压问题,为何硬生生“折磨”了群众6年之久?为何群众反映时没有行动力,领导重视后就很有执行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少数干部的“眼睛往上看”,只等“领导重视”、不顾群众急难。
群众的急难愁盼,涉及衣食住行、水电气暖、房前屋后、小区内外等方方面面,看似鸡毛蒜皮、细小琐碎,却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仅要办,还要办得快、办得好、办得实。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杜绝“庸懒散躺、推拖绕躲”,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从“微需求”里发现真问题,实打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