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妥村油茶。 复兴镇人民政府供图
甘溪鸡枞菌。 复兴镇人民政府供图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余江明 杨帆 田宏贵
春节刚过,保靖县复兴镇凤巢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便酝酿出了新的惊喜:在成立片区联合党委的基础上成立“后盾单位联盟”,变“一队一村”为“组团帮扶”。
一时间,片区5个村的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充满希望。
自2023年10月创立以来,在各部门关心支持下,这一片区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落实“九联”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五进四回”,推动甘溪村、大妥村、马洛村、胥乐村、盐井村等5个村协同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片区联创共富“样板”。
打破“单打独斗”
让美丽乡村“美人之美”
不同的村在资源禀赋、发展底子、基础条件上存在差异,只有取长补短、协同共进、凝聚发展共识,才能充分释放携手发展的无限潜能。
与其“孤芳自赏”,不如“美人之美”。2021年5月,省委组织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甘溪村以来,甘溪村在提升村民精神面貌、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带动了周边村主动对标、主动进步。为进一步改变各村间各自为战的旧格局,2023年10月,保靖县提出以甘溪村为中心,推动紧靠凤巢山大妥村、马洛村、盐井村、胥乐村等5个行政村协同发展的思路,创建了凤巢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片区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建立片区党委调度、报告和定期议事协调联席会议机制,构筑“发展共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驻村帮扶共同体,充分运用党建联建、规划联片、城乡联创、阵地联享、产业联促、服务联推、项目联动、人才联育、文化联兴等“九联”工作机制,推动片区所辖村运行程序化、规范化。
机制的适配,才能让干部干起事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统筹涉农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针对性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打造片区民宿文旅产业,完善片区公共服务体系……在2月8日召开的凤巢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作推进会上,复兴镇主要负责人、凤巢山片区联合党委、各村后盾单位主要负责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以及各村党支部书记,承诺在2025年将以实际行动加快促进片区各村协同发展、共同富裕。
打通“资源壁垒”
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
在大妥村,走进由废弃校舍改造成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雪白的白参菌犹如盛放的牡丹。
在马洛村,掀开大棚的帘子,只见富含营养的疏松黑土中,一个个羊肚菌偷偷探出了暗褐色的尖顶。
在甘溪村,1.4万余棒的黑皮鸡枞菌,年产量预计可达7500公斤。
同是种植食用菌,但在凤巢山食用菌有限公司统一支持指导下,各村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循着这一理念,片区开展公共资源共享、“沉睡”资源唤醒行动,整合土地、资金、山塘水库、闲置房屋等资源,打造片区利益联结共同体,组建了“多村联建”的凤巢山食用菌有限公司、凤巢山农业有限公司、甘溪红农业有限公司、土司农业有限公司,引进山东商会、湖北曾氏羊肚菌公司、湘西祥益文旅公司等公司,成功申报4个省级专家工作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不强、各村发展水平不均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难题,推动油茶、稻油轮作、牛奶西瓜、玉米、文旅研学等众多“凤巢山”产业欣欣向荣。2024年,凤巢山片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约459.3万元,村均约92万元。
凤巢山下的变化,不仅让在家村民热情高涨,更吸引了不少人才返乡创业:甘溪村籍吉首大学刘世彪教授回乡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马洛村青年梁皓返乡种植玫瑰;胥乐村村民向党回村种植羊肚菌……
“以前,不知道回来能干什么。现在,有政策、有支持、有服务,坚定了大家干事创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的信心。”玫瑰园里,梁皓紧锣密鼓计划着未来。
共享“发展红利”
让美丽乡村“美美与共”
马洛村复大路弯道改造,甘溪村至胥乐村公路硬化,大妥村拦水坝灌溉项目完工,建设27处公共区域小花园……去年来,片区投入资金2254.74万元,实施了28个项目,让众多村民的心愿得以一一实现。
发展为了村民,成果村民共享。凤巢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书记王大志说,村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参与度越高,收获成果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就越强烈。
为此,片区坚持推动“以人的建设为核心,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一核五共”治理模式,让积极参与、自觉自治的理念逐渐深入村民内心。开展“党建+乡村治理”行动,延伸组织链条,成立牛奶西瓜、农机服务等功能型党小组,实现精准服务。紧扣“反映诉求、调解纠纷、服务群众”,大力推行“三长制”“积分制”,用心办理村级服务事项,通过开展精细化社会治理和热心服务工作凝聚民心。持续开展乡村洁美行动,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开发乡村特色产业项目和开展社会化服务,促进产业增效村民增收。推进文化兴村,组织油菜花节健步走、篮球邀请赛、“庆丰收、迎国庆”文艺晚会、志愿服务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教育与培训,提高全体村民综合素质。
随着一项项措施的实施、一个个产业的推动、一件件实事的落地,片区的集体经济蒸蒸日上,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农村环境愈发宜居宜人,孤寡、残障等弱势群体也得到了更多的帮扶与照拂。如今,凤巢山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景象,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