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名猛
[摘要]随着新闻舆论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地市党报的新闻舆论传播功能受到影响。本文分析地市党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地市党报应坚持“受众本位、内容为王”的理念,着力从传播内容接近化、传播渠道系统化、传播方式多维化、传播媒介品牌化四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关键词]地市党报新闻舆论传播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新闻舆论传播力是指全媒体传播体系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多层次传播渠道、丰富的传播方式,将新闻信息传达到更广泛的受众。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是提升媒体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基础。当前,随着新闻舆论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地市党报的新闻舆论传播功能受到影响,亟须认清形势,找准对策,进一步重视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实现新闻舆论的有效传播。
地市党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的困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创新、媒体格局的变革,地市党报面临体制约束、人才流失、守正不足、创新滞后等问题,新闻舆论传播力受到影响。
一是新闻报道不及时。地市党报的传播平台中,传统纸媒依然是主角,纸媒隔日甚至隔周刊发的传统做法,让新闻纸失去了信息传播的价值,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强。当前,包括地市党报在内的绝大多数报纸都是一日一报,有时会针对重大新闻策划出版特刊,但也存在撰写、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环节,这与电视、网络、短视频以及现场直播相比,时效性劣势明显。
二是地市党报内容表达不吸引人。地市党报在信息采编流程上,依然存在格式化现象,缺少个性化表达方式。同时,受到新闻纸的限定,只能用文字、图片、漫画等平面化表达方式,虽然报纸上能附加视频二维码,但对于有看报习惯的人来说,很少会扫二维码观看视频;对于没有读报习惯的人来说,不可能注意到这种“媒体融合”的方式。此外,当前地市党报的不少日常新闻报道脱离“三贴近”,会议和领导程序性活动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监督报道少,简短信息报道不及时。
三是新闻报道形式不新颖。从新闻信息传播语言表达上看,地市党报从业人员中多数人没有研究新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和语言,说教式表达较多。不少地市党报固守传统编辑方式,版面呆板、色彩不活跃,影响受众读报的体验。
地市党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责任与优势
作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地市党报肩负“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责任。在自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应该有所作为,这既是推进传统报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加快融媒体发展的需要。
地市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职责,肩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反映社情民意的使命,具有话语权威性和群众基础。这是地市党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的天然优势。
一是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系统的事业单位,在招揽人才、培养人才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这为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创造了人才条件。地方党报拥有新闻内容制作传播全链条和全方位专业团队,还拥有庞大的通讯员队伍,有能力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要求,开展新闻报道工作,能通过全媒体平台,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多层次传播渠道向受众报道新闻信息。
二是地市党报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财政能支持党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在硬件基础和技术上保障新闻舆论传播力的提升。党报早已告别“铅与火”,步人“光与电”的时代,新技术、新设备进入新闻传播领域,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就是要利用好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新渠道,结合新闻传播新思维、新理念,提高受众的感知体验。
坚持受众本位,全面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必须坚持“受众本位、内容为王”的理念,新闻传播要以受众为中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注重研究受众的习惯、喜好、情感、需求等,通过内容生产吸引受众、引导受众。在多元化的当今,新闻传播内容要“好用、好玩、好看、方便”,才能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好用”是新闻内容能够服务受众,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新闻内容要真实可靠,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新闻承载着反映客观事实、传递情感价值的使命,尤其是在报道普通人的特殊境遇时,常常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共鸣。
“好玩”是新闻传播活动越来越强调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媒体通过各种互动接近受众,让受众参与新闻传播,让媒体与受众之间产生黏性。这种互动可以是报道受众身边人、身边事,也可以是让受众评论新闻、寻找新闻点。
“好看”是新闻内容的表达形式要符合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喜好。随着各种传播技术的运用,新闻传播领域向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发展,受众对“好看”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在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应特别注重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标题制作、图片选用、视频剪辑、版面编辑以及新媒体技巧手段的运用等,将内容尽善尽美地呈现给受众,让受众享受新闻、享受美好。
“方便”是让受众能时时处处享受媒体提供的信息服务。在新闻传播实战中,对于好新闻,除了在本级平台传播,还要积极对接中央级和省级媒体,对接区县媒体、自媒体以及全国知名媒体,通过这些平台的多级传播,将本地好声音、好故事传得更远。此外,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需要转变传统的传播模式,积极顺应传播社交化趋势,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多元化传播路径,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实现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方便受众随时随地获取。
地市党报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的经验做法
地市党报要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应围绕“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怎样传播”三个核心问题,着力从传播内容接近化、传播渠道系统化,传播方式多维化、传播媒介品牌化四个方面发力,实现新闻舆论传播力的全面提升。
一是注重传播内容策划,以平民化视角提升传播的接近度。当前,地市党报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策划不足、内容同质化等问题,要注重新闻策划,遵循新闻接近性原理,以平民化的视角陈述新闻事实、传达主流价值、引导舆论导向,提升地市党报新闻舆论传播力。
二是注重传播渠道布设,以多元化渠道提升传播的覆盖面。要建立健全地市党报全媒体传播渠道,形成“报、网、微、端”传播体系,科学设置内容生产发布流程,明晰各渠道职能,明确各渠道内容发布顺序。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新闻,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移动客户端持续跟进,通过图文视频直播报道新闻事件,及时更新动态;互联网强化传播,推进社外媒体平台转发,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舆论传播力;报纸突出深度报道和融合报道,通过深挖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做独家深度报道,提升地市党报的新闻舆论传播力。
三是注重传播方式创新,以开放化互动提升传播的参与度。在传播形式上,地市党报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要强化文字、图片的表现,还应运用视频、动画、漫画、现场直播等形式,全媒全息全时全员地开展新闻报道。同时要实现报道的开放化互动,让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提升地市党报新闻舆论传播力。
四是注重品牌建设,以特色化发展提升传播的识别度。地市党报在发布新闻产品时,应注重媒体的品牌建设,通过设置转载说明、图片水印,启用特色化logo等手段,实现“新闻产品”标识化,保护地市党报新闻产品的知识产权,提升地市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打造地市党报的媒体品牌,从而进一步提升地市党报的新闻舆论传播力。
(原文刊发于《中国报业》2024年第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