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让文明“锋”华正茂——追“锋”者系列评论之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昊

三月是学雷锋月,雷锋精神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并未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历经岁月的洗礼释放出穿越时空的精神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当文明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

文明,绝非一个空洞的词汇,它是社会进步的鲜明标识,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行为规范层面而言,文明是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自律与克制,是自觉排队、轻声细语,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是在交通出行时,严格遵守信号灯,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展现出对规则的尊重与敬畏。在道德准则维度,文明体现为对他人的关怀与善意,是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是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在人际交往中坚守道德底线,不欺诈、不虚伪。而从社会氛围角度来看,文明意味着积极向上、和谐包容,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温暖与活力的社会环境。

然而,在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列车上,有人把双脚搭在前座靠背上,有人在车厢内用手机刷短视频声音全开,全然不顾及他人感受;景区里,有人插队加塞还对劝阻者破口大骂,有人随意丢弃垃圾成为另类风景;在网络上,有人肆意发表恶俗、攻击性言论进行网络暴力,对他人造成精神伤害,污染网络文明环境。这些行为与我们所倡导的文明背道而驰,我们不禁要问,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文明素养是否也应与时俱进?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我们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在湘西大地、在每一个湘西儿女心中尽情绽放 “锋” 华,为建设现代化湘西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陈昊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