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叭仁有苗寨 此间是归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石秋云 周堃 张晓岸

从杭瑞高速吉信收费站下高速,沿着乡道行驶五六公里,沿途尽是一派春意萌动,当隐约听到几声犬吠时,叭仁苗寨就不远了。循着标识牌,再向山顶蜿蜒前行,转过几道弯,当一栋栋土墙黛瓦的房子悄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便是“归舍”了。

生长在湘西苗寨,也领略过其他地方的村寨,当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如期遇上这土墙黛瓦的民居时,仿佛一袭黄衫的空谷佳人,秀丽端庄地向你走来,山风微拂,衣袂飘飘,远处连绵的群山仿佛也在凝眸。

归舍民宿坐落在凤凰县吉信镇旮都洋村叭仁苗寨。叭仁,在苗语里有“茂密的山林”之意。寨如其名,叭仁苗寨所在地是两头羊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崇山峻岭,峡谷纵横,流经凤凰县和吉首市的万溶江从山脚缓缓流过。总共七八户的苗寨,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顶的一个山坳里,清一色的黄土墙或黄色粉刷的墙体,在暖阳下,很是耀眼。寨子绿树掩映成趣,青山环抱有情,田畴阡陌,交错有序,俨然一幅宁静自然的田园风光山水画。

民宿主人叫石金娥,土生土长的凤凰县腊尔山镇人,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她,在事业有成之后选择回到大山。取名“归舍”,有回归家乡、回归自然之意。民宿就地利用三户村民闲置的木房精心改造升级而成。在保留传统结构的基础上,翻新加固,打破传统布局和功能分区,比如一个转角楼梯的设计,让传统的独立空间有了更为贴切的呼应。黄土墙还是黄土墙,但已经从原来的斑驳脱落换成了如今的平整熨帖。吊脚楼还是吊脚楼,但已经从原来的老态龙钟打扮成了如今的精神抖擞。蓑衣、斗笠、犁耙、锄头、竹篓、土坛子,告别了上半辈子的操劳,成了饱含年代气息的装饰品。土灶、火塘,仍然乐此不疲,噼里啪啦地燃烧着人间烟火。

窗前小坐,绿油油的菜园映入眼帘,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该是这般场景。新抽的白菜苔,娇嫩欲滴,在诸多食客眼里,它和火塘上悬挂的腊肉可是绝配,当主人家早有准备地端上来一大钵红绿相间的菜苔炒腊肉时,这浓郁的腊肉香味足以让人连咽口水。再舀上一瓢苗家老酸汤,这酸脆,能让来自远方的客人回味无穷。

站在阁楼远望,远树依依,山岚叠嶂。当二十多公里外的凤凰古城还沉浸在一片喧嚣的时候,归舍的土墙上,厚实的仙人掌结出了新嫩的花苞。三两行人,从墙边走过,悠然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漫步,孩童飞奔擦身而过,一会消失在黛瓦绿树掩映之间,一会出现在蜿蜒层叠的田埂,跃动了时光。只有当几束阳光从窗棂射进屋内的时候,这跃动的时光,才得以在这个午后凝止。

就如同叭仁苗寨一样,湘西的许多村寨,总会让你找到喜出望外的惊喜、直击心灵的纯真、内心深处的乡愁。在这里,有民宿,有星空,有田野小溪,有父老乡亲,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的竹篱笆和南山,更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里的蝴蝶和菜花,这袅袅炊烟、小小村落,应该能让你找到心灵深处的共鸣。

作者:石秋云 周堃 张晓岸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