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海
社会经纬,法治为纲。在法治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州民政局积极作为,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中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彰显了法治力度和民生温度。
法治护航,描绘民生保障底色
“这样很好,我们一边办事,还一边学习了解民政惠民政策,把申请的条件、程序和标准也都搞明白了。”3月17日,吉首市刚刚办理完低保申请手续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州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体,坚持在常态化普法、规范化用法中不断夯实基本民生保障。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稳步推进低保扩围增效。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精准救助,彰显法治下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过去五年,全州有效保障低保、困难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26万人,低保覆盖率达6%,居全省前列。今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740元/月和485元/月,社会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达1200元/月和1700元/月,保障标准稳步提升,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儿童福利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大步迈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安排未成年人保护多元救助和宣传教育工作专项经费40万元。建立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率先在全省出台儿童福利保障政策清单、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待遇延长至大学本科毕业等福利政策,建立关爱结对帮扶机制,让儿童在法治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残疾人保障同样成果斐然,“两项补贴”标准达120元每人每月,居全省前列;开展托养试点与“精康融合”行动,为残疾人生活撑起法治保护伞。
法治引领,勾勒社会治理基色
3月12日,58岁的唐某某在州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回到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东一村。这一场跨越千里的护送体现了依法治理点滴行动中深深的爱民情怀。
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法治成为协同高效的有力保障。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全州登记社会组织达1318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4000余家,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中,210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179个重点村,投入和捐赠资金430万元,帮销农副产品9937万元。依法治理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减免降费140.5万元,惠及企业539家。
慈善社工事业在法治框架内蓬勃发展。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宣传,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开展丰富募捐活动,累计募集善款4702万元,实施系列慈善项目,惠及7000余人次。社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社工站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每年服务各类对象35万人次。区划地名服务依法提质,完成吉首市和花垣县跨县级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新增乡村道路命名1300余个,维护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法治惠民,淬炼社会服务成色
基本社会服务以法治为引领,不断优化升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台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连续三年将养老服务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建设运营示范性日间照料中心8个,村居综合照料中心1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9个,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3981户,养老服务从兜底照料向多元服务转变。
殡葬改革成效显著,深入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火葬区集中治丧率、火化率、节地生态安葬率均达100%,绿色环保的丧葬方式逐渐成为共识。发放殡葬惠民奖补资金1.2亿元,惠及群众近1.38万户,有效降低了群众治丧成本。
婚姻登记服务依法依规高效开展,机构达标准,辅导室全覆盖,实现“全省通办”,家庭矛盾纠纷依法化解不断加强。
法治保障,厚植为民服务暖色
2024年12月,民政部殡葬政策研讨会在我州召开,全国14个省市民政厅有关负责人齐聚湘西讨论殡葬制度系列文件,这是对湘西法治民政建设的高度认可,更是有力鞭策。
近年,州民政局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法治民政建设的基石。在规范性文件管理上,严格落实“三统一”制度和动态清理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建立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完成多领域文件清理,确保文件合法合规、与时俱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促进科学决策、依法决策。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全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殡葬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养老服务和殡葬事业发展留足国土空间。强化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制度支撑,制定《困境儿童集中养育工作指引》。创新实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负责、慈善助力、社会参与、养育一体”的困境儿童集中养育“湘西慈爱园模式”,作为经典案例编入《湖南省民政厅推行困境儿童委托照护工作指导意见》,为全省困境儿童委托照护提供了借鉴。
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梳理权责清单,明确执法要素,让执法有章可循。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梳理服务事项,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舒心。
在法治民政建设征程中,州民政局以民生为导向,以制度为支撑,不断探索前行,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民政服务对象,绘就了一幅充满民生温度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