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刘番 通讯员 杨净
今年以来,保靖县以“三项工作”为主线,协同抓经济、促发展、守底线,奋力冲刺“开门红”。预计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聚焦产业提质,谋实“2+4”链群建设
健全机制,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群工作机制,成立财经工作专班,汇集懂产业、负责任、敢创新的干部集中办公,研究出台《保靖县“2+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方案》《加强保靖黄金茶市场开发建设的若干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扶持文件,动态编制产业链图谱,滚动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清单任务,落实“旬调、月报、季评”调度机制和“红旗·蜗牛”推进机制,实施企业争资扩产、产业提质升级四大类26项具体工作。
清单推进,建立“市场主体、主导项目、招商图谱、倍增效益、人才队伍、问题困难”六张清单,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项目、企业、重点村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保靖黄金茶、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加工2个主导产业集群,以及生态文化创意旅游、绿色新材料循环经济、中医药大健康、新能源及新兴产业等4个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全年新增入库入统项目20个。
重点突破,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等大政方针政策,做好资金、供电、交通、安全保障,全县33家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推进“出湘出海”战略,“有中生优”做大保靖黄金茶、绿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保靖黄金茶成功打开省外海外市场,保靖黄金橙首次出口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鑫洋食品、林茵茶业、百宇生态农业等企业完成改扩建,预计可增加产值2840万元。年产值3.8亿元的晟茂果汁、渔米之湘、保升农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聚焦招大引强,锚定重点区域招商
推进“双招双引双融”机制,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在成渝经济圈、漯河亳州郑州片区、福建漳州泉州片区设立3个驻点招商联络站,锚定“三类500强”“国字号”“央字头”和产业链领军企业、头部企业进行招商。精心策划,紧扣产业政策,立足保靖“2+4”产业基础,整合各方资源,精心谋划30个以上产业关联度大、互补性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招商项目,编制招商手册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精准招商,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六大产业链建设总体规划,梳理汇编产业(行业)发展政策,编制“两图两库”(产业链全景图、产业分布热力图、招商目标企业库、意向对接项目库),实现带图作战。要深入分析我县六条重点产业链对应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由县领导带队,精准入企招商,把有限的力量和资源用到“刀刃上”。
加强对接,突出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人力资源招商三个方面,围绕“投资强度、科技含量、税收贡献、生态效益”四个维度,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咨询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招商项目预审机制,杜绝“捡到篮子都是菜”,确保项目选得准、能落地、效益好。县委常委带队赴长株潭、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考察21家企业,若宇检具股份有限公司太空舱(民宿)组装、宇辰铸造有限公司金属铸造等亿元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聚焦作风建设,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
持之以恒在深化改革、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具体工作落实中体现忠诚、践行忠诚。树立导向,巩固提升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健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长效机制,紧盯“六类问题”立行立改,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通报典型案例3件,县级综合性和业务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分别减少46.2%、78.6%,以作风的持续改进助力高质量发展。
实干苦干,突出实干实绩鲜明导向,举办“聚焦提升执行力、攻坚突破开新局”专题培训班,出台村级组织减负赋能、提升干部执行力十二条措施,狠抓“1+8+6”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七不”专项整治,推广“案例解剖+实践调研”模式,针对“八个突破”“四攻坚两盘活”、农文旅融合发展“七百”计划等重点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形成问题清单与解决方案,将23项群众急难愁盼、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难点转化为调研课题,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形成长效,建立常态化“四下基层”“走找想促”机制,县委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下沉一线、包片指导,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项目、企业、村(社区)责任,实施为民办实事“三清单三机制”,定期到乡村和企业开展调研、听取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幸福保靖建设十大工程,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层级协调机制,推动“四大家一盘棋”,落实县乡村一体化协同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省州决策部署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