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高山上的蝶变——湘西州林业局助力所德村推进乡村振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田华 通讯员 隆吉辉 于咏

所德村位于凤凰县腊尔山镇,长期以来,因山高路远,资源匮乏,所德村的发展与其他地区比相对滞后。2021年,州林业局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所德村,蜕变之旅也由此开启。

精准把脉,制定帮扶良方

驻村伊始,工作队便争分夺秒地投入到走访调研工作中,每日穿梭于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挨家挨户地上门拜访村民。在村民家中,队员们与乡亲们围坐一处,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经过数月深入细致摸排,工作队精准掌握了所德村的 “症结”: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通不畅,严重制约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教育资源匮乏,极大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

针对这些难题,工作队与村 “两委”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共同商讨对策,制定了全面且极具针对性的帮扶方案。在产业发展方面,充分利用所德村的山地优势,开展高山吊瓜、辣椒、油茶、优质稻等特色农业种植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完善交通设施和水利设施。在教育帮扶方面,工作队积极联系“雨露计划” 管理部门,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得起学,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

产业引领,激活发展引擎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工作队积极协调,助力所德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凝聚在一起,实现规模化种植与经营。通过“合作社 + 农户” 的模式,既降低了农户独自面对市场的风险,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让种植户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工作队还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授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如何选种、育苗、施肥以及防治病虫害。努力终有回报,如今,走进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嫩绿的蔬菜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村民们熟练地采摘、分拣、打包,一筐筐新鲜蔬菜被运往各地市场。

除了种植业,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还积极发展林下养鸡、养鸭和养鱼等产业。为了帮助村民掌握养殖技术,工作队邀请专业养殖专家为村民开展多场养殖技术培训,内容涵盖禽类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同时,协助村民申请相关政策扶持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并联系种苗渠道,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在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有不少村民参与到林下养殖、水产养殖产业中来。村民吴林云说,2024 年通过发展特殊种养殖产业,一年挣了10多万元,在家不仅照顾到了老人小孩,还有了可观的收入。

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所德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历经多方努力,村内道路得以拓宽并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的问题。村里还修筑了 200 多米的沟渠,既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又保护了田埂不被大水冲毁。为打通河道两边的道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所德村新建了 1 座小型桥梁,让群众生产生活通行更加的方便。此外,通过新建农村小公园、绿化村道河岸、新增太阳能路灯、设置农村文化彩绘墙等举措,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让所德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队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文化演出下乡和放映活动,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表演,现在能在家门口欣赏,很是开心。此外,该村还开设了农家书屋,陆续购置了涵盖农业技术、文学艺术、儿童读物等各类书籍,以满足村民不同的阅读需求。同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讲座,提升村民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在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奋斗中,如今的所德村,早已旧貌换新颜。驻村工作队队长龙明发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创业指导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在社会治理方面,将持续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所德村真正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作者:田华 隆吉辉 于咏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