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01日

幸福印记

—— 保靖县改善民生工作纪实

吕洞山日出。 向洪坤 摄

10月10日,中国铁塔公司与保靖县精准产业扶贫对接签约仪式现场。  张承印 摄

陇木峒村的土家族打溜子表演。 汪石凌 摄

酉水大道。 张小兵 摄

迁清公路。 舒冰 摄

苗寨早春。 汪石凌 摄

张小兵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通过搞建设、抓经济、办实事、求发展,保靖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落实公共普惠政策,持续提升民生质量,努力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留下一系列幸福的印记……

建设好了,城乡美了

时至深秋,瓜果飘香。盘亘于酉水河边的迁清公路似一条深蓝缎带,顺酉水沿岸穿岩凿壁,蜿蜒前行。人们或在她身上驻足赏景摄影,或忙碌于瓜果装卸,运来送往。蓝天白云下的迁清公路,显得忙碌,朝气……

迁清公路是湘西州公路发展规划中“五纵六横”的主骨架公路之一,全长63公里,纵跨保靖县4个乡镇15个行政村2个社区,是沿途5万余群众的直接受益路。受滑沙地质、自然灾害以及资金缺口等原因影响,迁清路的建设一直停停打打,进展艰难。

所幸,在湖南省、州、县多方努力下,今年9月,迁清公路如期全线贯通。

近年来,保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勇向山尖凿文章的狠劲和韧劲狠抓项目建设,城乡交通建设成就喜人。截至目前,“一点连N线”的吕洞山风景区交通路修起来了,旅游栈道规划了,全长2.81公里的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超级隧洞动工了,高速通了,水泥路铺了,全县共计810公里的通畅工程完工了,93%的建制村通上水泥路了,群众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17岁起就在外地打工的普戎镇村民张松说:“家乡就像十八岁的姑娘,几年没见就认不到了。”

在创新发展方式、狠抓城乡建设、着力改善城乡面貌上,该县也做出了有益尝试。

村集体经济像一场春雨催生农村新风貌。

陇木峒的建设值得一看。

今年国庆,保靖县陇木峒村人气爆棚。村里上千亩野生果林,百亩红石林奇观,三百余亩林中花海宛如人间仙境,吸引周边游客近2000人次前来观光。

该村党支部书记彭运江说:“国庆黄金周前6天,我村仅花海收入就达8万元。我们这个花海是合作化经营的,既有村集体股份,也有农民的股份。”

2013年,陇木峒村成立“索源果业合作社”,发展板栗园1700余亩、猕猴桃园450余亩、四季花果园300余亩。2016年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

通过“合作社+社员+村民”的分红模式,该村利用集体收入,大力改善村民“看病、入学、养老”等问题,对村民进行“大病救助、助学、养老补贴、伤残抚恤”等村级公益保障,“村级公益保障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州前列。

近年来,该县创新探索“文旅”“茶旅”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平村空中花园、陇木峒林中花海、吕洞山景区游、黄金村采茶游、夯沙苗族文化游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文化亮点次第开花。2015年,吕洞山苗族祭山典礼在央视直播。实现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和经济创收多赢,无数群众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

深山、野趣、花海、民俗,让保靖农村面貌焕发新机,让这座县城的“颜值内涵”不断丰富。

“酉水明珠”工程掀开新城面貌。

谈起城市变化,该县群众无不表示:城市半径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宽,城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5年前,该县酉水大道一带还是烂荒地,整个县城两脚就“拢了”(走完了)。5年后,这里楼盘高竖,道路新阔,绿树掩映,亮化美化,高大的护城河墙沿流光溢彩。

这是该县倾力打造“酉水明珠”工程,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改造的直接反馈。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人民满意现代化县城”目标,推进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生态城市”建设。

按照“一个公园、两座桥梁、四条道路”的规划设想,该县大力推进新区建设,充分发挥穿城而过的酉水河资源优势,打造沿河“十里长廊”风光带。城市干道建新路、建设东路、魏竹南路等相继建成通车并实施夜景亮化,准四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新产业园区等元素让这座小城不断迈向现代化城市行列。

产业强了,口袋鼓了

长久以来,民族贫困地区总有千万条理由可以不发达,比如交通闭塞、财政赤字、经济落后……

如何困中求变,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保靖县下了几着“高棋”。

“棋一”:做强工业。

进入深秋,寒气初现。保靖新中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波和往常一样忙碌。自2011年辞去美国高薪职位毅然回到家乡保靖之后,这个43岁的土家族“海归博士”在保靖一待就是六个年头。

创业路上,高歌猛进。2014年,新中合成功进入“新三板”。2016年,新建标准化厂房13000平方米。长期雇佣员工300余名,解决下岗失业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在此就业。获得专利68项,是国内第一家生产AWG晶圆、第4家生产PLC晶圆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引进企业上,保靖大开“绿灯”。该县突出“盘活存量”和“科技创新”两个重点,创新出台《关于帮扶工业企业九条措施》等政策,建立企业办事办证直通车制度,切实整治“不办、慢办、乱办”问题,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意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几年来,全县工业经济止跌回升、来势喜人,全县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保持中高速增长,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5%以上。

如今,新中合光学晶圆生产线建成投产,松果机器人智能机械臂参加美国第十一届世界创客盛会获“媒体选择奖”、参加中国创翼大赛获全国三等奖,欣晟科技、盈晖钢化玻璃等企业建成投产,轩华10万吨电解锌和18万吨硫酸生产线建成投产,陶瓷产业园加快建设,“湘西光谷”初具雏形。保靖工业在省、州排上了位,还得到了省长的点赞。

“棋二”:做优农业。

小茶叶成了主角戏。

“保靖黄金茶”具有“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和“香、绿、爽、浓”的品质特点,有中国绿茶“隐形冠军”之称。

2005年,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保靖县农业局签订“保靖黄金茶研究开发合同书”;2009年,保靖县委、县政府出台保发(2009)2号《关于进一步加快黄金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村民种植经营黄金茶的优惠政策措施;2010年,保靖黄金茶首次被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报道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5年至2017年,保靖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举办“黄金茶炒茶大赛”;2016年,“保靖黄金茶见面会”在星城长沙顺利召开,黄金一号古茶树认养权拍卖出60万元天价……

一连串大事记录着保靖茶产业的成长故事。

如今,保靖黄金茶总面积达7.32万亩,建成3个万亩产业园,茶年产量有望达到400吨以上,产值3亿元以上。

“靠种茶,我修了新房,买了小车,还交了女朋友,准备今年就结婚。如果没有黄金茶,我打一辈子工都做不到这样。”10月11日,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茶农石金辉一边在自家茶加工厂房楼顶安装亮化广告牌,一边跟笔者讲述这些年家里的变化。他说,今年他家黄金茶毛收入可望达到40万元。而像他这样的“暴发户”,村里“一抓一大把”。

直供港澳的保靖川河界高山蔬菜,种到了张家界的大妥乡,牛奶西瓜以及柑橘、烤烟、特色水果园等,多点开花的农业产业撑起了该县经济发展半边天,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事办了,百姓笑了

“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家哪修得起这么好的屋哦!”近日,甘溪村村民田茂云幸福地搬进了新修的扶贫建房,一家人彻底结束了长达5年多的“茅棚”生活。同时,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让他的孩子顺利进入了大学,15亩牛奶西瓜顺利实现毛收入10多万元,全家人日子越过越滋润。

这是该县聚焦贫困户教育、住房、医疗三件实事的一个缩影。

县里对教育建设动作大,思源实验学校是一个例证。

起初,征地难、筹资难、规划难……新学校的建设困难重重。

2017年4月19日,县委书记卢向荣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按照“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该县对城区7所学校进行了优化布局调整。将原有城区3所小学、3所中学(2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专学校调整为4所小学、2所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专学校。调整后,该县基本可达到教育“四大工程”要求的小学45人、初中50人、高中55人的班额标准。

“以前班上学生几乎从来没下过70人,既难管理又改不起作业。”米仙桃是该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老教师,她表示,今年县里通过布局调整新增了一所小学和一所高中,这给她们分担了不少的班额压力。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发展教育脱贫工程,教育投入累计超过13.84亿元。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师资队伍得到不断充实。投入1.3亿元新建的思源实验学校已于今年秋投入使用,35所合格学校建设、52所薄弱校改造已完工,1所省级示范园和16所乡镇幼儿园已建成,农村教师津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帮扶政策全面落实,《保靖县教育发展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

仅2017年春,该县就实发教师人才津贴资金292万余元,覆盖全县1105名农村教师。为16000余名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等各类资金1884万余元。在义务教育阶段,全县无一人辍学掉队。

民生问题上,好戏连台。该县狠抓住房保障,始终把住房保障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5年来住房保障累计支出5.63亿元。断桥廉租房一期工程、桐木棋廉租房二期工程、梅花公租房小区等等,一栋栋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5万余贫困群众喜圆新居梦。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又是一台好戏。该县大力实施贫困患者先住院后付费、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等医疗政策,构筑了五层医疗救助网,设置一站式救助窗口,将贫困患者住院可报销费用由以往的80%提高至100%,尽可能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此外,该县还全力推进转移就业工作。注重转“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通过结合培训品牌、劳务协作、工业需求、农业主导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五类培训模式,大力推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异地转移就业或高级技工、茶艺竹编等民族特色工艺培训。

一项项政策换来的是群众获得感的切实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彭楚贵发展了6亩稻田鱼,住进了新房;滕建勇家门口通了水泥路,去年脱了贫;黄贤东因为驻村工作组筹钱而住了院、治了病……

3年来,全县共脱贫7449户31725人,贫困村退出29个,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0.84%降至2016年底的17.8%。2016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499元、7772元,年均分别增长8.8%、11.8%。2014年,保靖县获评湖南省年度全面小康“经济快进县”称号。

穿行在吕洞大山,游走在酉水河边,全县8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热火朝天,露天广场舞热情奔放。茶余饭后的人们可去酉水湿地公园散步观景,运动健身,或钻进农家书屋、图书馆,翻一本好书,泡一杯好茶……

--> 2017-11-01 —— 保靖县改善民生工作纪实 1 1 团结报 c489.html 1 幸福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