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03日

精准扶贫生动的湘西实践

——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四周年之际

湖南日报记者 彭业忠 团结报记者 周胜军 通讯员 向国滔

今年11月3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4周年的日子。

秋天明媚的阳光,让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温暖如春。穿行在这块神秘而贫瘠的土地上,采访的所见所闻,是当地土家苗汉各族干部和群众如期脱贫的坚定决心与干劲。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故事、一个个发展壮大起来的扶贫产业,让人震撼与振奋——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190881户、754765人,自实施精准脱贫工程以来,实现脱贫35.04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5260元增加到7413元,年均增长12%,进入贫困群众增收最快、最有获得感的时期;2017年预脱贫38849户、147629人,贫困发生率预计控制在10%以内。

刚参加完“党的十九大”回到湘西的党代表、州委书记叶红专,对自治州的“真脱贫和脱真贫”,更是信心百倍。

叶红专告诉记者,今年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扶贫——“2013年我到过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3年多时间摘掉了贫穷帽子,实现了全部脱贫,当年的40个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湖南针对湘西州深度贫困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等‘十项工程’。”

“这是对湖南精准扶贫的肯定,也是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的肯定。”叶红专说。

发展生产脱贫工程,是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长久脱贫的重要支撑

海拔1000多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靖县白云山西边的山下,沟壑纵横的褶皱里,坐落着几个村寨——客寨、中溪等5个村子。随着蜿蜒曲折的生产道路,记者登上了客寨村的后山山顶。

夕阳的余晖下,从白云山顶至山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唯有梯田里的黄金茶树,给人以小阳春季节的感觉。

清水坪镇党委书记邹高明快言快语地介绍情况,3800多亩黄金茶,进入采摘期的有2000多亩。发展方式有3种:北京和长沙各来了一家茶业公司,分别有1000亩;种茶大户有800多亩;村里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000亩。 (下转三版)

--> 2017-11-03 ——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四周年之际 1 1 团结报 c597.html 1 精准扶贫生动的湘西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