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余光龙
蓑衣是古代用来防雨的雨具,其原材料为当地生长的棕树皮。“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许多人在孩提的时候,都曾见过穿蓑衣的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蓑衣已成为模糊的记忆。
手工蓑衣工序复杂。在制作过程中,手艺人要准备好蓑衣原料棕树棕皮,做好棕绳等前期工作,然后进行上衣与下摆、定位穿针引线、棕锁肩部、胸部、下摆部拼接等编制步骤,其手艺精细,堪称完美。
永顺县石堤镇九官坪村83岁的肖武元,从事蓑衣制作60多年,其手艺远近闻名。近年来,周边县市一些演出剧团慕名而来,订制蓑衣道具。今年5月中旬,张家界市一艺术团一次性订购100多件蓑衣道具,肖武元忙活了两个多月才制作完成。
蓑衣曾经是农民雨天防雨的雨具,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如今它已被塑料制品代替了,但作为千百年来传承的手工技艺,其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