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术娥
11月2日,对于家住保靖县复兴镇鸭坝村一组的彭图良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因为他们一家老小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从此告别了低矮破旧、阴暗潮湿的“篱笆”屋。
“书记,我们搬进新房子啦。”搬家这天,彭图良满心欢喜地给结对帮扶干部、保靖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唐正打了个电话,感谢县纪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让他们一家人住进了大房子。
彭图良今年45岁,2014年底查出患淋巴癌,动手术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至今还在康复治疗中,不能干重力活。妻子刘凡娣2015年也动了一场切除纤维瘤的手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年近八旬的父母都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需常年服药,女儿正在读小学。在保靖县纪委工作队未驻村之前,全家经济来源都靠儿子彭攀在外务工,因为是学徒,彭攀每月收入也只有1800元。
针对彭图良家庭的特殊情况,保靖县纪委驻村工作队于2014年将他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除了享受兜底之外,还享受很多贫困户的优惠政策。
2016年,驻村工作队帮助他家发展生姜种植,让他家有了一份稳定的产业。同时,还帮他家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修建一座150平方米的新房子,安好门窗、粉刷墙壁……彭图良没掏一分钱,只管搬进新房子住。
“原来的房子住了多年,房屋多处出现裂缝,下雨天大落大漏、小落小漏,想重新修一个房子,既没钱又没劳力。这下好了,政府帮我修好房子,我只要添置‘凳瓦罐’就住进来了。”说起新修建的房子,彭图良开心得合不拢嘴。
患病之前,彭图良夫妻二人在浙江打工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积蓄,原本打算修建房子用的,不料夫妻二人纷纷查出重病,花掉积攒的积蓄不说,还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俩生病治疗费用也报销了一大部分,不然不知要欠多少债。”石凡娣感慨的说。
现在,彭图良女儿读书除了免去学杂费之外,每年还享受1500元的教育补贴。
如今,夫妻二人身体渐渐康复,家中种植的生姜从去年1亩地,今年扩种为4亩地,年收入也增加了。农耕不忙时,夫妻二人就近做些临时小工,补贴家用。
在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的帮助下,这个家庭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一家人对生活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唐正说:“‘两不愁三保障’就是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正如唐正所说,保靖县纪委驻村工作队于2014年驻村以来,一批贫困群众和彭图良家庭一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前,该村共有建档立卡户94户,易地扶贫搬迁11户,危房改造13户,医疗救助89人,教育助学76人,社会兜底52人。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让这些困难群众未来的生活充满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