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 庆 通讯员 胡达胜)10月29日,是龙山县洗车河镇咱木村生态水稻收割的日子,当天,长沙市望城区扶贫工作队员与该镇干部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稻田里,收割生态稻。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桂菊说:“我家今年种了4亩生态水稻,每公斤可以卖到15至20元,是普通水稻的3至4倍,能收入2万多元。”
望城区对口帮扶洗车河镇,今年3月,该区派出3名工作队员进驻咱木村扶贫,通过多次走访,发现这里土壤得天独厚,富含硒元素,决心发挥地理资源优势,引进生态稻种植,着力打造生态富硒大米品牌。他们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桂菊、彭兴波、彭顺富、向明祥等稻田里创办了20亩生态水稻示范片,免费提供良种,以及耕田机和收割机,并多次请来全国劳动模范、望城区粮食种植大户袁虎来到村里传授生态水稻种植技术,这次种植的水稻全部施撒有机肥,没有打过农药。经过专家初步测产,亩产量达到350公斤以上,市场价格每公斤20元,每亩可比一般水稻增加收入900多元。
据了解,工作队已帮助咱木村成立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流转土地100多亩用于明年种植生态稻,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