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华 吴 英
10月28日,周六,泸溪县合水镇横坡村。
早上8点,泸溪县人民法院的法制宣传队来到村里,法官们熟练地支起桌椅、挂横幅、摆放资料,一个简易的法制宣传点迅速搭建完成。“宣传点弄好了,可以招呼乡亲们过来看看了!”浦市法庭庭长田伟干劲十足,一边整理资料,一边向法官们说道。
横坡是泸溪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距离县城63公里,人口约千人,受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影响,居民的法制意识不太强。
“阿公,这上面介绍了土地转让的合同、价款规定,您可以看一看。”法官张雪丽热情地招呼着一位路过的背篓里装满了柑橘、板栗和青菜叶子的老阿公。
“我只听说过上法院打官司,还是头一次见法官到寨上来。”一名近四十来岁模样的阿姐边拿资料边和法官说了起来。“我们浦市‘ 假日法庭’不仅有法制宣传,还有巡回审判、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送达、上门回访等,都是实打实的走到群众身边提供司法服务。”法官助理秧云倩边递资料边向这位大姐介绍。
浦市法庭“假日法庭宣传队”的宣传内容包括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刑法及诉讼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知识,通过简易图片、知识问答、相关案例、宣传字册、现场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农村群众释法答疑、引导诉讼。当日,现场不仅吸引了众多青年群众驻足围观,而且还有不少老人主动前来领取宣传资料,表示要带回家给在外务工的子女们阅读,让年轻人知法、懂法、遵法和用法。
“我听说离婚的时候法院不会将小孩判给没有经济能力的一方抚养,是这么回事吗?”一位牵着外孙女的阿婆急切地询问道,“阿婆,法院对抚养权进行判决时,不仅要看夫妻各自的经济能力,还要结合小孩的意愿、哪一方的生活环境更利于小孩的成长等因素。”“那抚养费呢?”阿婆紧接着追问,“夫妻双方可以协商,法院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进行判决,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听完法官详尽细致的解释,阿婆紧锁的眉头顿时舒散开来,连声说道“问明白了我心里就踏实了。”
当日,发放宣传图册300份,接受法律咨询40余次,宣讲立案登记、文书上网、执行惩戒、诉讼服务等司法新举措200余人次。
据了解,该县人民法院的法制宣传点遍布辖区11个乡镇,为方便群众诉讼,浦市“假日法庭”根据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情况,推行假日上门“立案、调解、送达、回访”的“假日+四上门”审判服务模式。近来还将假日与墟场相结合,走进大山深处、少数民族同胞聚集地,开展法制宣传,方便当地群众诉讼,推动法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