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12日

民间故事八则

山里人家故事多 田礼成 摄

湘西大山风光美 石 健 摄

彭图湘

三姑娘

往天,有家人有三个女子。三个女子大了出嫁了。大女子二女子嫁给读书的相公,三姑娘的丈夫却是个做阳春的。

三个女婿给丈人佬拜寿来了。两个相公仗着自己喝过墨水,哪里把刷牛屁股的妹夫放在眼里哟?他们总想找机会在丈人佬儿面前显显自己的能力,出出妹夫的丑。三姑娘看在眼里,心里怄。她决心帮丈夫,不在两个姐夫面前认输。

酒席筵间,两个相公挤眉弄眼地开腔了:“不忙吃,我们先讲个四言八句让大家听听。讲得好,多喝几杯;讲得不好,就喝洗碗水吧!”

老丈人问:“你们以什么为题呢?”

大女婿讲:“就讲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桌上放的,两边站的吧!看我先来:天上飞的斑鸠,地上跑的牯牛,桌上摆的绢绸,两边站的丫头。”大家说讲得好。

二女婿接着讲:“天上飞的凤凰,地上跑的绵羊,桌上摆的文章,两边站的翠香。”大家又说好。

该三女婿讲了。三姑娘心里急得咚咚跳。她晓得丈夫不是讲四言八句的角色。三女婿除了做阳春,闲空爱撵野物,常常忘不了他的猎枪,总想打一只老虎。喊他讲四言八句,他糊里糊涂开口了:“天上飞的一杆枪,地上跑的是老虎,桌上摆的一炉火,两边站的娃崽崽。”听的人都笑起来:“这哪里像四言八句呀!”

三姑娘不让别人笑自己的丈夫,连忙站起来讲:“笑什么?只怪你们听不懂!他是讲:天上飞的一杆枪,专打斑鸠和凤凰;地上跑的是老虎,专吃牯牛和绵羊;桌上摆的一炉火,火烧绢绸和文章;两边站的娃崽崽,好配丫环和翠香。”

“聪明聪明!”大家竖起大拇指,都夸三姑娘。

三不争

从前,有个饶员外,家财万贯,他轻狂,在自家门上挂了一块大木匾,上面写几个斗大的字“万事不求人”。有一天,一个县太爷骑马过路,看到了这块匾,心想:“这家口气好大,我要为难为难他。”就下了马,走进他屋里。

饶员外很客气地招待县太爷,叫人办来山珍海味。县太爷吃完饭说:“听讲你万事都能办到,我向你借三样东西如何?”

“可以,可以。”饶员外连声回答。

“我一要借谷填海;我二要借布登山;我三要借一个坡大的公鸡。嘿嘿,如果办不到——”他边说边做了一个砍脑壳的手势。说完骑着马走了。这一下把饶员外急坏了。

饶员外有个女儿,才貌双全,人非常聪明。她看见阿爹一个人坐着发愁,就问阿爹:“阿爹——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阿爹满面愁容地讲:“我哪里是病了,只因为我们家门外挂的那块木匾害了。”女儿又问:“那是怎么一回事,你讲讲看。”饶员外一来一路讲了一遍。女儿一听,想了一阵阵儿,就讲:“阿爹,你莫愁,明日中午送他就是。”讲完,就上绣楼去了。

第二天半日中,县太爷喊两个公差来了,一进门,就大声大气地讲: “我们县太爷喊我们来取三样东西。”饶小姐对公差说:“请你们先拿三不争来,我给你们发东西。”

两个公差不晓得三不争是什么,马上回去报告县太爷,县太爷就派他们前去罗“三不争”。找不到,也要杀头。

两个公差走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急得要命。天黑了,他们就到一个寨子里一家茅草屋里借歇。那茅草屋里只有两个老人。老人问公差到这里有什么事。公差讲:“县太爷要我俩找什么三不争,如果找不到就要杀头,我们急得要命。”两个老人讲:“那有什么急的,我家都有。”两个公差一下欢喜了,讲:“就请老人家借一下,救救我们的性命。”老人就取出秤、尺、斗三样东西送给俩公差。公差见了讲:“原来是这几样东西,害我们找得好苦。”

这两个公差拿着三样东西,跑到饶员外屋去了。一进门就讲:“三不争拿来了,快发东西。”

这时,饶小姐就讲:“那你就拿斗去先把海水量一量,有多少,就给你们发多少谷子。要不然我讲够了,你们讲不够,我们大家就要争。二,你拿尺量天有多少尺,然后我再给你们发布多少尺。要不然我讲够了,你们讲不够,大家就要争。第三,你拿秤去把坡称一称,坡有多重,我就给你们发多重的公鸡。要不然,我讲够了,你们讲不够,我们又要争。”

两个公差一听呆了。这哪能办到?只好灰溜溜地回去禀告县太爷。县太爷一听也没有办法,只好算了。

三老庚有名堂

从前有三老庚,大老庚二老庚家里阔气,很有钱,只有三老庚穷。但是他们三人认老庚后,经常在一起打酒肉平伙。三老庚因为穷,也就常常占他俩人的便宜。日子长了,大老庚二老庚就开始嫌三老庚了。

有天,三人上街,讲到东家茶馆吃酒。走到半路,大老庚和二老庚偷偷跑到西家茶馆来吃,把三老庚丢掉。三老庚找呀找,找到西家茶馆见他俩吃得起劲,三老庚又跟着他们一起吃了一顿。大老庚和二老庚晓得三老庚肯吃他们的便宜,于是以后就不邀他了。

有次,大老庚二老庚俩人走到东家馆子吃牛肉,他们想这次老三不会知道,哪知三老庚在这馆子门口过路,听到他俩的说话声后,走进去又赶到他俩一起会餐。

每次打平伙,都被三老庚赶上,大老庚二老庚心里没快活。他俩搞了一只船,躲到船上去喝酒。三老庚找了半天找不到,他想他们一定在船上。他要老婆拿了个箱子来,自己睡在箱内,叫老婆从上头放下河去。流呀流,流了一阵,箱子流到他们的船边。两个老庚以为是别人打船失掉什么好货物,于是把箱子拉到船上,打开箱子一看,却见三老庚坐在里边。酒肉摆着还没吃哩,三人又一起大吃一顿。

他二人嘴里不说,心里可气得很,于是提议各人讲个四言八句,结尾要有个“难得!难得!”谁不会讲,就不认他做老庚了。

大老庚以雪为题说: “雪在空中糊糊涂涂,落在地下明明白白;三老庚吃我们的容容易易,我们吃三老庚难得难得!”

二老庚以墨为题说:“墨在砚中糊糊涂涂,写在纸上明明白白;三老庚吃我们容容易易,我们吃三老庚难得难得。”

三老庚不知以什么为题,只得乱说:“我躲在箱内糊糊涂涂,打开箱子明明白白;我吃你俩的容易容易,你俩吃我的难得难得。”他讲得不错,于是他们三人还是老庚。

三老庚分山羊

从前,有三个老庚,两个是生胡子的,一个没生胡子。他们都爱打猎。

一天,他们三人来到一座山上,打得一只山羊。大老庚和二老庚就暗地里打主意,想骗过三老庚私吞了,又怕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他俩邀邀伙伙地说:“我们今天要出对子,要自出自对,又要以自己的胡子为题,要是哪个不能出,山羊他就莫想。”

大老庚摸一摸胡子说:“胡子翘上天,山羊要半边。”

二老庚也摸着胡子说:“胡子翘又翘,半边我也要。”

三老庚一摸自己下巴,一根胡子也没有,讲不出来。结果山羊被他俩人抬去了,三老庚一点也没得。

三老庚转到屋里,怄得话也难讲一句。他姑娘家三番五次地问,他才勉强把怄气经过讲送婆娘听了。他姑娘家听了又气又好笑:“不要怄,让我去一趟。”

三老庚嫂急急忙忙走到大老庚屋里,这时两个老庚都在吃烟,还没来得及分山羊。他俩见老庚嫂来了,就忙打招呼,请坐。老庚嫂笑嘻嘻地摸着自己的嘴巴对两个老庚说:

“我胡子没长起,山羊要整的。”说完就把一个整羊搬转来了。

三个媳妇戏公公

传说,以前有三个媳妇很聪明。她们屋里那公公有意调戏她们,肯讲些老不正经的话。媳妇们看透了公公的心思。

有天落大雪,大媳妇一看水缸是干的,找二媳妇三媳妇商量:“今天我们哪个都懒挑水的,要那公公挑。”二媳妇讲:“他不肯挑呢?”大媳妇讲:“我们讲个四言八句嘛,激他一下。”

公公来了。大媳妇讲:“门外落大雪。”二媳妇讲:“缸里水没得。”三媳妇讲:“哪个去挑水。”她们三人一齐讲:“夜头和我歇。”

公公听了这个话,浓了,腰带一捆,长衫衫扎个狗撒尿样子,就拖挑桶。他捺横四五地摆到水井边,下蛮逮了一挑,还搞一挑,逮得上气不接下气。三个媳妇假装没见他,又讲起四言八句来。大媳妇讲:“公公听人哄。”二媳妇讲:“急忙拖挑桶。”三媳妇讲:“要讲那个话。”大媳妇讲:“那硬八天扯不拢。”

公公一听冷心大半截。心想:你们拿我散心,扯谎我,老子要告你们。

第二天,公公早早就到县衙门敲申冤鼓。县太爷出来了,问:“你为何击鼓?”

公公讲:“禀报大老爷,小人的三个媳妇不孝,对我年老之人早不问安,夜不送睡,望老爷为民做主,给他们一点厉害。”

县太爷差人提来三个媳妇,惊堂木一拍,啪!“你们为何不孝公公?为人之道也不懂么?”

媳妇们讲:“大老爷,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螺蛳肚里还有内窍哩。不是我们不孝,是他——”

“他怎么样?”

“他想烧火。”

“大老爷,我见他们里里外外忙不赢,才帮忙烧火。我不烧火,他们饭都不得吃。”

县太爷讲:“对,一家人就该大帮小凑。你们怎么倒讲起他的不是来了?”

媳妇们忙讲:“老爷,我们阳春人讲,公公调戏媳妇叫烧火。”县太爷骂公公:“呔!你竟敢做这下流之事!”

公公喊冤枉:“大老爷,他们是无中生有,白肉烧艾,乱讲的!”

县太爷搞糊涂了,责问三个媳妇:“一定是你们不孝,不然公公怎会告状!”

媳妇们讲:“我们爱讲四言八句,公公他着不得。”

县太爷爱听四言八句,就讲:“你们讲个四言八句让我听。”

大媳妇讲:“老爷堂前一对鼓。”二媳妇讲:“鼓上画老虎。”三媳妇讲:“今年当知县。”三个人一齐讲:“明年升知府。”

县太爷爱搂,一听浓了,哈哈大笑。他惊堂木一拍:“呔!胆大刁民,你媳妇这样聪明,还讲她们不是,又心怀鬼胎,给我打!”

啪!啪!啪!公公佬屁股上挨了三十大板,被撵出来了。

他脚跛了,一丫一丫地走,三个媳妇的四言八句又出来了——

大媳妇讲:“后头走路的丫一丫。”二媳妇讲:“莫非遭了几十下。”三媳妇讲:“今天挨了打。”大媳妇大声大气讲:“不打他不怕!”

三人同边你我他

陈二郎呤诗作对远近闻名。王财主和莫小姐偏不服气,硬要和陈二郎当场比狠,见个高低。陈二郎没做声。

这天正好赶场,人多得象插笋子一样。王财主和莫小姐专门找到了陈二郎,想当众比垮陈二郎,臭他一臭。王财主讲:

“三宝同头官宦家,三丝同边绫罗纱;要穿绫罗纱,除非官宦家。”

莫小姐接着讲: “三草同头茉莉花,三女同旁姨妹妈;要戴茉莉花,除非姨妹妈。”

这时,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蓬得水泄不通。大家眼鼓鼓看陈二郎怎么对答。见陈二郎一时没开腔,王财主和莫小姐有些洋洋得意了。陈二郎一笑说:“我讲的话粗,莫见笑。”

“只怕你半句都不会讲。你讲啊!”

“那我就讲了:三尸同头屎尿屁,三人同边你我他;要吃屎尿屁,除非你和他。”

听的人轰的一声笑了,王财主和莫小姐不好意思,赶快跑了。

三个朋友

有三个朋友,一个是瞎子,一个是癞子,一个是流鼻涕的。

有一天,三个朋友一起打平伙。一个提议:“我们定个条件,瞎子不准揩眼泪水;癞子不准抓痒;流鼻涕的不准揩鼻涕;要是哪个犯了就不准吃饭。”另外两个都说:“要得。”

五月天气闷热闷热的,吃饭时热气一篷汗水流个不住。汗水流进瞎子眼里,卡得眼泪直流。癞子被热气一蒸,痒得要命。另一个鼻子不知怎么搞的也直流鼻涕。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伸手去揩、抓,只好暗自划算。

瞎子实在支持不住了,想得一个办法,说道:“有一次,我打野鸡,迷子不叫,鸡不上堂,我就打飞的。”他趁做瞄枪动作的机会,就把眼泪水揩了。

癞子实在痒得挨不起了,想呀想也想得一个办法,说:“我以前和别人打官司,硬讲不赢别人,急得我直摸脑壳。”他趁机赶快把胸壳抓了几下,才挨过了。

鼻涕流了一嘴,咸腻腻的,流鼻涕的再也忍不住,也想了一个办法说:“有一次,我碰见一个挑缸缸粪的人。本来就很臭,他不小心又倒了,到处是屎,硬臭得要命,我赶快蒙着鼻子跑了。”他也趁机会揩了鼻涕。

三天三夜没讲破口话

过去上庄有个傻老七,肯讲破口话(不吉利话)。有天,隔壁田伯娘去女子屋里看月,请他挑担子。田伯娘不放心,临走对他讲:“老七,你和我去就不要讲破口话啊!”

老七讲:“放心,我保证不开口!”

到了田伯娘女子屋里,老七果然三天都蹲在灶房里,不出来和任何人讲一句话。临到要走的时候,他才对田伯娘和她的女讲:

“你们看到的,我是三天三夜没讲破口话啦。今天我走了,二天你屋儿子死了,不管我的事!”

--> 2017-11-12 1 1 团结报 c1040.html 1 民间故事八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