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刘 旭
每年的秋季,一种名叫“糖刺萢”的小树枝丫就会挂满小巧精致的刺球,可谓硕果累累。度娘上查知,这个名叫“刺梨”的球,又叫刺玫果、佛朗果,是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典型的药食两用。
刺梨结的果如葡萄大小,形状像小灯笼一样,球表面布满了小刺,而且这刺比较有特色,虽然较为尖锐,却在顶端形成一个很小的倒钩,很容易勾住过往的动物皮毛或人的衣物,被带到别的地方,开始新的繁殖。
小时候,每次碰到刺梨结果,奶奶都会摘下来,回家晒干,再切开泡酒。泡过刺梨的酒,有淡淡的果香味,明显冲淡了湘西包谷烧的浓烈劲。爷爷喝上这酒,总是“滋”一声长嘘,然后心满意足地说:“香!好酒!”
与奶奶不同的是,我们总喜欢用刺梨球当武器。我们几个小伙伴把它扔过来,扔过去的,比赛谁的“靶子”准。不一会儿,大家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头发上都沾满了刺梨球,大家相互看着彼此狼狈的模样,别有一番乐趣。
在那作业本5分钱一本的年代,童年里,零食对我们简直是奢侈,更别说能有甜甜的糖果了。记得我小学二年级时,邻居家小孩跟我一样大,他的小叔叔从省城长沙回来,带了几包糖果。此后,我们在一起玩时,都做游戏分出胜负,再奖励糖果。七八个小孩子为了奖励,争先恐后。我却从来没有赢过。回家和奶奶诉苦,说着说着我就哭了。奶奶赶紧安慰我:“糖果不好吃,奶奶这里有更好吃的”。好奇的我马上停止哭声,只见奶奶把前几天采摘过来的刺梨去掉刺,与白糖一起放入瓷罐内密封,说“等着,过几天,你就有糖吃了”。我感到好奇:这不是爷爷泡酒用的吗?然后,每天我一回家就守着罐子问奶奶好了没有。一周后,她终于放话说可以吃了。奶奶揭开罐子,拿出一颗,我迫不及待放进嘴里:真是甜滋滋的,又夹杂着一阵果香,风味独特。奶奶说,这个果子不仅好吃而且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当时我已经听不进奶奶的一连串评论,囫囵吞枣一样,连吃五六颗才罢手。
第二天,小伙伴一起玩时,这个自然也成为我炫耀的资本。听奶奶说,自从大家尝了我的刺梨后,纷纷回去要家里大人照着做,还有不少老人跑来向奶奶取经呢。
如今,奶奶去世很多年了,日子也越来越好,可无论金丝猴奶糖,还是大白兔奶糖,都无法让我吃出奶奶做的刺梨糖的味道。我永远也忘不了奶奶做的那个让我甘甜入心的滋味。直到今天,每年刺梨结果时,我都会自己做一罐糖刺梨吃,仿佛回到童年。
刺梨又是一种典型的药用植物,它的果实肉脆、味甜酸,在我国古代著作《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中均有关于刺梨的记载。它的果实兼具强身健体和防病治病两种作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肿瘤的功能。
大学时,我选择了学医,偶然接触到刺梨,才知道它的保健作用如此强大。学校的中医老师告诉我们,刺梨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每百克刺梨鲜果含维C2000毫克,是猕猴桃的10倍、甜橙的50倍、苹果的500倍,因此被称为“维C之王”。刺梨中还含有一种超氧化物歧化酶,这种物质不仅能够预防衰老,还可以抗辐射、抗病毒,以及抗癌。平时服用刺梨,能够起到健胃消食、滋补身体的作用,在生病的时候将刺梨泡水喝能够很好地治疗疾病。
老师还提到,在这个注重健康生活和营养饮食的现代社会里,我们附近贵州龙里县村民正是看到了刺梨所蕴藏的广阔前景,从2000年开始发展刺梨种植业,其经济收入是普通农作物的4-6倍,把刺梨这一特色产品打造成了金灿灿的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