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13日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及国家部委挂职干部湘西扶贫纪实

本报记者 符晓鸣 通讯员 颜玖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去年年底,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迎来了几位特殊的考察者。岁末严寒,山路崎岖,他们毫无倦意,脸上充满了期待和自豪。

这几位来自首都北京的干部,不约而同地来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十八洞村,作为湘西扶贫调研的第一站。

当年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大姐”的石爬专,热情接待了他们。她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讲述总书记来到她家的每个细节,细数精准扶贫给她家带来的种种变化。后来,一位参加调研的干部告诉我,石大姐脸上洋溢的幸福表情,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到了十八洞村,大家才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与深度贫困地区苗族群众那一次促膝交流,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引发了一场多么巨大的时代变革——石爬专仿佛是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的一个缩影,她真切的笑容,代表着全体贫困群众因为精准扶贫走上全面小康的喜悦之情。

来到十八洞村的几位干部,就是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及国家部委9名挂职干部。在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他们开始了与湘西最美好的“邂逅”。在湘西这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他们投身基层、无私奉献、躬亲实践,倾尽全力帮助湘西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谋划科学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6年11月29日,在中宣部举办的治国理政论坛上,一篇题为《在共享发展中冲刺全面小康》的发言引起热烈反响,《人民日报》理论版随之进行了刊发。发言者就是来自国家民委的挂职州委常委、副州长张庆安。

“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保证湘西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湘西的必由之路。”挂职两年来,张庆安多次深入贫困乡村、企业、学校调研,和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交朋友、听情况、谈发展,心中渐渐描绘出湘西州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

根据自己亲身考察与调研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张庆安撰写的《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绿色湘西》被收入《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并获评全国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不久,《对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的思考》一文再次由省委重要刊物发表。绿色是湘西的底色,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湘西脱贫发展的主要路径。

保靖县吕洞山区,曾经是湘西最贫困偏僻的地区之一。张庆安指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一方面帮助当地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发展黄金茶、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一方面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民族文化,修缮建筑民居、古镇乡村,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如今,吕洞山立体化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去年“双十一”期间,一则《湘西副州长担任网络主播帮果农卖脐橙》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来自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的挂职州委常委、副州长孙法军身着秦风古装,走进乡村果园,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农村电商推销产品。老百姓交口称赞:“这是咱们州首位在网上做直播的领导,一心一意地帮果农找销路!”

州政府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安排孙法军负责农村电商发展。“湘西馆”已经成功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今年还建成了13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

“抓农业工作,决不能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必须深入一线,用心用情和农户交流。”从农业部来到湘西挂职的孙法军,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基层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下转二版)

--> 2017-11-13 —— 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及国家部委挂职干部湘西扶贫纪实 1 1 团结报 c1055.html 1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