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成 石艳飞 田 成
近年来,花垣县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抓落实。按照“党建加法”模式,把各级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催生了很好的成效。全县217个村形成“党建+扶贫”模式,贫困发生率由28.6%下降到14.8%。今年,该县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并跻身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行列。
机关党组+贫困村
“我的扶贫产业发展到700多亩规模,多亏有县委组织部和县财政局机关党组织的指导帮助。”在花垣县龙潭镇板塘村,预备党员彭剑刚对“党建引领扶贫”心存感激。在该县县委组织部和县财政局党组织的指导、支持下,他得到扶贫工作组、扶贫专员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并筹资200多万元,顺利创建了百香果产业基地。村支书刘正安说:“现在,这个基地已经带动3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增收2800余元。”在机关党组织的引导下,彭剑刚对8户困难户实施了帮扶,平均每户1200多元。一名姓彭的贫困村民告诉笔者:“我帮他在百香果基地除草、施肥,月工资有1600多元。”
村组支部+合作社
“在村支部的参与下,我们合作社越来越壮大了。”在该县花垣镇下瓦水村,士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在村支部书记付仕春等支部成员的引导、支持下,合作社获得了20万元的产业贷款、技术培训和土地协调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已发展瓜蒌、百香果等产业600多亩,带动周边45家贫困户通过种植药材实现脱贫致富。一位姓麻的肢体残疾老人,今年种植百香果2亩多,已经收入8000多元。另一位姓吴的村民则说:“我儿子瘫痪,幸亏村党支部引导我屋加入了合作社,让我从合作社里找到了脱贫路子。”
党员骨干+新产业
鱼儿摆钓、荷莲生香。在该县湘西犀牛洞生态农旅产业园,一名叫吴双莲的女党员说,凡是遇到农忙、事忙之时,我们都会组织几名党员来帮忙,耕田、犁土、除草、施肥,样样不剔。在这些党员骨干和党员志愿者的支持、帮助下,产业园已经完成380万元的投资规模。开发了溶洞旅游、休闲垂钓、荷花观赏基地、稻花鱼养殖基地,完成了农旅服务中心吊脚楼、竹亭、木桥等新型农旅一体化项目建设。产业园通过劳务扶持、土地流转、困难救助等形式,与110户贫困村民建立了扶持机制。一位姓吴的固定工人告诉笔者:“我每月帮他们看守基地,有3000元工资,脱贫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