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14日

担 当

—— 龙山县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侧记

李济民

“新时期赋予了人大代表新要求、新使命。常委会要认真把握新时期下代表特点,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路子,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在龙山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佳祥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向人大代表庄重报告。

今年3月,华塘街道县人大代表向兴军走访选民,得知华塘中学至周边村寨路段多年来未安装路灯,遂提出《关于华塘中学至周边村寨路段安装路灯的建议》,要求当地政府解决学生夜晚行路难题。华塘街道办事处迅速拟定解决方案,协调资金120余万元安装路灯240盏,照亮了学生的回家路。

这是龙山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一个缩影,更是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写照。

自换届以来,龙山县人大常委会以创建“六型机关”为目标,以“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之家”为平台,以“在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和县人大代表中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做到了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困、促和谐。

完善机制强基础,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

建立保障机制。2016年以换届为契机,全县配齐配强了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人大专干,有条件的地方配备了乡镇人大副主席。县人大常委会增设财政经济、法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三个专门委员会,设立了信息中心、信访工作办公室,联工委在实现“一正一副”的基础上新增正科级干部一名。升级改版了县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之家”,乡镇人大工作经费、代表活动经费和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履职补贴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实现了“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办事、有经费做事”。

建立考核机制。开展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原选区选民的“双联”活动和县人大代表“创先争优”活动,即常委会组成人员届内固定联系4名基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每年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值班接待选民1次以上,提出合理化建议1条以上,帮扶贫困户1户,走访联系选民20人以上,每年为选民办实事1件以上。为保证“双联”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出台了考核办法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代表履职评优、推荐代表连任的依据。

建立代表报告履职情况机制。制定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的意见,每年有计划地选择不少于20%的县乡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代表联系群众情况列入报告内容。代表在报告会上要接受选民的询问,选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测评,最后代表作表态发言。

“对我这位新当选的人大常委会委员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今后得经常性地联系群众,一届之内帮助群众办几件实在事才‘过得了关’。”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彭承双感慨地说。

聚焦问题解决, 代表联系群众有为有位

“我们支持建设高速公路,上级领导对群众的疾苦十分关心。”洗洛镇小井村的村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声称好。去年9月份,因建高速公路,洗洛镇小井村原来用于人饮工程水源及设施被损害,加上河流生活排污,造成群众饮水困难。州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佳祥听到群众反映后,及时深入到洗洛镇小井、排楼等村实地调研,听取群众意见,提出解决办法,让群众吃上了清洁安全的泉水。

“晏主任,城里学校读书太挤了,七八十个学生一个班,你是县人大代表,帮着呼吁修几个学校。”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晏敬龙随即深入学校及有关部门开展调研,联合其他12名县人大代表在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调整龙山县城区教育布局的议案》,该议案得到了大会主席团的支持,并获大会表决通过。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投资13亿元,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全面完成”的总体目标实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学校11所,扩建学校2所,改建学校5所,新增高中学位3035个,初中学位6500个,小学学位14085,幼儿园学位1800个。在议案建议办理督办会上,县人大代表李洪珍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一件议案帮助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我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辛苦工作表示满意。”

县人大代表唐艳萍自2006年担任石羔敬老院院长以来,她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爹娘 ,把无父无母的孤儿当作自己的儿女,十多年如一日。82岁的谭占先老人是先天弱智,大小便失禁,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细心的唐艳萍将老人作为自己的特护对象,每天为他盛饭夹菜,洗脸梳头、洗衣拖地,直到老人去年故去。

换届以来,县乡两级人大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架好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了人大代表的影响力。

上下联动齐发力,促推脱贫攻坚显担当

“感谢县人大代表,我的学费有着落了,我可以上大学啦。”9月,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惜花可高兴了。

原来,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彭清东在村里设立奖学金,对村里每位考取大学的新生予以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资助。今年,他对自己联系对象王惜花资助了2000元,帮助她实现大学梦。同时,他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湘西土家织锦数据库建立及产业创新研发与示范项目”,促进土家织锦产业发展,直接带动1000余名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帮助4户贫困户走上了电商脱贫道路。

县人大代表张兰平充分发挥地理条件和优势,引导农民发展稻花鱼产业,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养羊合作社1个,带动贫困户51户。2016年,合作社稻花鱼项目增收37万余元;2017年,增收30余万元,附加种植大米产值10多万元,种植药材130亩。

换届以来,龙山县各条战线的各级人大代表投身精准扶贫第一线,或帮助贫困村引进项目资金,或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或送医送药送技术,或助就业献爱心……人大代表引领发展、扶贫帮困成了一道道风景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 2017-11-14 —— 龙山县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侧记 1 1 团结报 c1141.html 1 担 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