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晶
在巍巍壮观的龙山县大灵山下,有一个驰名三湘的“黑色金子林的故乡”,这就是大安乡。大而寓定,安而和谐。收割生漆的季节,我们专程到这儿。
乡里领导热情接待我们,并一个劲儿地介绍生漆生产。
这里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誉为“湘西屋脊”。这里环境幽谧,风光旖旎,大灵山中清泉流漱,爽气怡人,栋栋楼房掩映在绿树花丛,饶富画意。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适宜生漆的生长,是全国漆树重点分布区之一,二百多年前,这里的生漆生产就一度兴旺。《龙山县志》载:“漆,龙邑多种之,输常德、汉口、宜昌各埠,年值数万金。”这里的生漆生产,于本世纪三十年代进入鼎盛时期,1935年产漆3500担,但由于土匪恶霸敲诈勒索,强占漆林把广大漆农推向了苦海深渊,大片漆林荒芜。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生漆生产,先后共发放无息贷款687万元,促进了生漆生产迅速发展,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换取了外汇,从此闻名遐迩。
1958年生漆产量过5100公斤,1959年在全国生漆生产表彰会上,敬爱的周总理为大安乡赠送锦旗,手书“黑色金子林之乡”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动乱期间,漆树当作资料本主义“黑树”砍掉,漆树遭到毁灭性破坏,广大漆农生活处于困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漆农一面更新补植老林,一面大力培植幼林,生漆生产得到更大发展。广大漆农坚持对树实行科学管理,加强垦复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就地选育“红壳大木”和“反早”两个优良品种。1981年在全国漆树选优工作会上,获得科技成果奖。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全国161个重点产漆乡镇中,不论生漆的数量质量,大安都是佼佼者。
我们尾随着乡长进入一片漆林,便传来亲切悦耳的歌声:
大安山高雾沉沉,满山黑色金子林;
自从走上致富路,山歌越唱越开心。
歌声起处,只见土家男女,身背漆桶,手舞割刀在那漆树杆上划着一个个弯弯的口子,安放着一个扁扁的蚌壳,正在采割生漆。我们步入漆林,景象更是迷人,放眼望去,那满山遍岭呈带状式的漆树,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茫茫然,横无际涯。近处,那树杆上的刀痕有的呈画眉眼,有的呈柳叶尖,有的呈盘龙缠身。乡政府负责人说,今年又是一个生漆丰收年。这里的漆树,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营造的,现已进入盛割期。如今的大安,是名副其实的“黑色金子林之乡”。全乡户户人家有漆树,人人会管理。全乡1万多亩漆林,有50多万株,今年采割20万株,占全县产量80%。仅此一项收入,人平达800余元。
大安富裕了,乡里不断出现富有情趣的新闻。什么“凤还巢”、“倒采花”、“金不换”、“招驸马”等等。所谓“凤还巢”,即富裕后,嫌贫爱富的妻子离开多年又主动合拢了;所谓“倒采花”,就是富裕后,嫌贫爱富的远方妹子,进山找对象了;所谓“金不换”,就是富裕后,嫌贫爱富的浪荡子,收心回家务农了;所谓“招驸马”,就是富裕后,嫌贫爱富的大姑娘,不出嫁招郎上门。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觉翻过了几道山岭,来到山坳口小憩,碰巧乡党委书记路过这里,我们详细了解了一些情况。
大安乡主要是旱土,水田少,历史上山民以玉米为主粮。由于山高雾重,气候恶劣,产量很低。现以生漆、烤烟生产为主。这里的原烟素有“小云烟”美誉。2016年全乡种植15018亩,产值突破3000万元大关,创税500万元。药材玄参、天麻、厚朴、黄连等畅销省内外各大专业市场,面积达1500亩,年产值保持在350万元。加上科学技术的普及,年年丰收有望。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励精图治,推出生漆富乡,烤烟兴乡,药材活乡,为建设小康大安和谐大安,生态大安,活力大安而努力奋斗。
暮霭绕林,千嶂失色。这时漆林中飞出了清悠歌声:
高山隐隐夕照明,叫声阿妹收工了。
身背漆桶乐盈盈,准备饭碗和酒瓶。
这歌声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在群山中回荡,我们不约而同地凝视远方,前进吧,美丽的黑色金子林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