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果
黑龙窟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境内的猛洞河北岸,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原是一处人见人爱的鱼米之乡。
清乾隆末年,曾、徐、陈、高四大家族,先后从江西迁至永顺县。虽说大家都是异姓兄弟,却情同手足,于是歃血为盟,联手在西来溪修筑砖木结构的“江西会馆”四合大院,馆内供奉“江西福主许仙真君”神像,广传“许仙斩孽龙”和“六月下行雨,桩把儿(秃尾巴)龙过路”的故事。
据说,在江西临川有俩老庚——许仙和饶民。许仙忠实憨厚,饶民刻薄贪婪。一天,二人下河洗澡。许仙拾得宝珠一颗,被老庚饶民夺去,将其吞进肚里,立即变成一条大黑龙。大黑龙气势汹汹地说:“老庚,我已身怀龙子,要去千里之外的武陵山区繁衍,率子荡平武陵之后,再将江西沦为大海,你好自为之吧!”
大黑龙来到武陵山区,选择在永顺县猛洞河畔的蟠龙山安家。大黑龙住的洞叫黑龙洞,洞下的潭叫黑龙潭,潭边的寨子叫黑龙窟。大黑龙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肚子里的五条龙子呱呱坠地。老大属木,叫青龙,主扰东方;老二属火,叫赤龙,主扰南方;老三属金,叫白龙,主扰西方;老四属水,叫黑龙,主扰北方;老五属土,叫黄龙,同大黑龙坐镇中央。许仙一心要拯救山区百姓和江西民众,便去了峨眉山修道学法。
这天,得道的许仙正在打坐,忽见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他掐指一算,知道了孽龙要作乱,便架起祥云直奔武陵山。来到永顺县猛洞河边,许仙按住祥云一观:此时,小青龙、小赤龙、小白龙、小黑龙一个个穷凶极恶、耀武扬威,正在残害当地的黎民百姓。许仙见状,义愤填膺,手起剑落,立即让四条小龙上了西天。陪侍在母亲身边的小黄龙,听见洞外风雨大作,便去探个究竟。他见一位道者,提着一串血淋淋的龙头迎面而来,便要上去拼命。幸好大黑龙及时赶到,向许仙不住地求情。许仙说:“不知你求生还是求死?”大黑龙道:“我求生。”“求生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今天起,将功折罪,守在蟠龙山黑龙洞里,适时兴云布雨,保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那小黄龙怎样处置呢?”“放他一条生路,但必须砍去尾巴,用铁链锁在江西老家,每年夏天,允许回来看一次亲人。”许仙说罢,砍下小黄龙的尾巴,吹一口仙气,幻化成一条铁链,锁住了小黄龙的颈项,风驰电掣般向江西方向而去。
从此以后,武陵山区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本地的土家人,陆续回家了;江西的客家人,不断地迁来了。每年夏季,若逢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来临,小孩子吓得喊爹叫娘,爹娘会抱住子女,说:“不要怕,这是桩把儿龙来探亲的,有许仙真君的约束,他不敢为非作歹的。”先民们于江西会馆内搭建汉戏台,逢年过节演出汉戏,弘扬汉文化,演绎民族团结、改恶行善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