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21日

土地流转如何“转”出新天地

邓江华

“在没有进行土地流转前,我们村非常贫困,靠种地的话,一年满打满算都净赚不到2万元。现在村里带头人开发苗木产业、种植业后,人气旺了,收入高了,居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像我这样既拿租金又被当地企业返聘上班的农民工非常多,比起前些年种地的收入至少翻了一番。”日前,吉首市寨阳乡一名村民这样说。10年前,这里开始发展苗木产业,随后,当地村民开始种植草莓,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和集中流转土地,如今初步形成草莓采摘、休闲观光带,每逢周末或假期,该路段都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成为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绿道”。

土地流转促使多数农民尝到了甜头,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都得到了体现。但是,在这种幸福之余,一些不合时宜的信息和传言却成为农民心“忧”,业主发“愁”的状态,部分农民手中的土地依然还是“沉睡资产”,既成了进城务工的累赘,也影响到了土地产出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时常听说别处进行土地流转后,有老板跑路难以支付租金的、有开发项目需破地界的,时间长了不仅生麻烦,最终还搞不清哪块地是自家的,租金没有保障,租期到了不知道找谁转,不转吧,除了效益低还不知道是否能耕种。”该村村民忧心忡忡,左右矛盾。

笔者认为,正确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是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的首要“妙方”。自我州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迅速发展,土地集中经营、连片流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刚需”用户,只有加快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市场,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实现行业性供需数据对接,才能促使农村土地“流得稳当”,让农业“转”出新出路,让农民“转”出新生活,让农村“转”出新景象。

--> 2017-11-21 1 1 团结报 c1437.html 1 土地流转如何“转”出新天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