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21日

光伏产业

能否照亮我们的脱贫路

本报记者 周名猛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广大贫困户来说,既能“立竿见影”,又绿色环保,是创新科技扶贫、做实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国家扶贫办将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一号工程”,我州也将光伏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兜底保障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州加大了光伏产业扶贫工作的推进力度,在破解光伏产业发展融资、技术、用地等问题上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光伏产业助力扶贫脱贫奠定了基础。

光伏产业扶贫效益可观

对于光照条件较好而又无劳动能力的地区和贫困户,光伏发电扶贫是精准脱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今年3月,吉首市丹青镇清明社区光伏电站(60千瓦)并网后,集体经济收入3.29万元,香花村电站(60千瓦)集体经济收入3.24万元;龙山县苗儿滩镇补洲村60千瓦光伏电站,5至9月共5个月时间,集体经济收入2.744万元,不受市场影响。我州光伏产业效益可以达到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和稳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的。

湖南省曾明确,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每度0.98元,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价为每度0.472元,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国家补贴基础上每度电再补贴0.2元。州政府也出台有关管理办法或纪要或州政府阅,明确效益分配原则,要求各县市制定合理的效益分配比例,确保光伏扶贫对象增收。

我州光伏产业方兴未艾

据州光伏办负责人介绍统计,2016年省、州直单位援建扶贫村试点光伏电站10个,目前已全部建成并网。今年全州光伏产业扶贫工作的任务是全州314个村每村建设一个60千瓦的光伏电站。从项目申报情况看,截至今年9月上旬,全州申报项目的村有1072个(含改扩建村324个),总投资为16.5亿元,覆盖全州8县市1072个贫困村和29309户建档立卡户;其中集体经济每村60千瓦共60260兆瓦,29309户贫困户每户6千瓦共175.854兆瓦。截至9月底,全州光伏电站已开工建设174个,已建成153个9180千瓦,并网 92个5752 千瓦。

根据各县市呈报的建设计划看,全州光伏电站投资将突破30亿元。各县市建设进度不一,到9月底,吉首市建成84个村光伏电站5040千瓦,并网60个村3600千瓦。永顺县计划在石堤镇大利村打造“永顺县大利光伏产业园”,第一期工程规模3120千瓦,已投资800余万元。花垣县将光伏扶贫工作和能源工业项目发展相结合,利用废弃尾矿库、废弃矿坪和荒山荒坡作为建设场地,计划投资16亿元,建设装机容量可达600兆瓦以上、覆盖100个贫困村、相对集中的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能被县内企业消纳。龙山县采取PPP建设模式21.6兆瓦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

据州光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州314个村的光伏电站建设任务项目,目前多数还处在选址、落实资金、招投标阶段,项目进展太慢。此外,有的县市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研究不够,导致工作滞后。另外,光伏扶贫项目在实施程序、招投标把关、验收标准等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电力并网结算不及时、电力体制问题、融资模式问题也有待解决。

在建成的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上也存在体系不完善,项目管护和维护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有的光伏电站建成后,电站无安保措施、无公示牌,存在安全隐患。多数的光伏电站无专业运维人员,弃光现象比较严重。据了解,古丈县某村100千瓦光伏电站运行5100小时,并网3100小时,半年跳闸多达290次。

--> 2017-11-21 光伏产业 1 1 团结报 c1450.html 1 能否照亮我们的脱贫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