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芳
看完《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句话一直在脑海中回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唤醒孩子们内心的责任、良知和担当,唤醒孩子们追逐人生梦想的希望和信心,唤醒他们勇往直前和奋力拼搏的斗志,帮助他们成就最好的自己,感受成功的快乐。
开学以来,尽管我一再地强调作业的整洁,可在批改作业时,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字迹潦草让我头痛。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把字写好”的积极愿望,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扬。但如何唤醒他们内心的力量?我尝试着: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求他们认认真真做了一次作业,在批改的时候,我给出了两个分数——第一个分数表示正确率,第二个分数表示整洁度。对于第二个分数,首次我统统都给了六十分。以后的作业整洁度不低于第一次的,每次加一分,只要有一点点进步的,加两分,如果不及前一次则要减去五分。比一比,谁的整洁度分数先达到一百分。这一招果然管用,学生们的作业比起以前写得好多了。因为每个孩子每次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做到最好。自己和自己比,更能发现进步,更容易找回自信。唤醒他们内心的力量,能够把自己的潜力充分挖掘、彻底发挥出来,让他们每一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不断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面对后进学生,老师更应该做什么呢?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成为最好的自己。比如,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很多,写字、组词、口语、朗读、习作、背诵等,总有一项学生相对而言还可以。我们班上有一名同学四年级了拼音不会,会认的字不多,课文读不通,写字笔顺都不知道……但是他书写认真,又比较听话。于是,我要求他每天记住一个生字,不仅会读,懂意思,还要在第二天一笔一画地写给我看。半个学期过去了,他逐渐有了笔画、笔顺的概念。前几天,他居然能把《枫桥夜泊》这首古诗工整地默写出来了。由于师生的不放弃,这名学生在我任教的这个学期已经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