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石兴伦 杨院明 吴兴兵
初冬时节,笔者迎着凛冽寒风,来到花垣县龙潭镇开支村。
进入村口,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生机勃勃、暖意融融的景象: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房,路边大树下,几个老人在聊天、下棋;篮球场上,一群年轻人在激烈拼搏;村图书室里,几位农民读着各自喜爱的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开支村是个苗族聚居村寨,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8人,有3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村认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这个苗家小村建设成为美丽和谐、人人向往的幸福村。
强基础 打造宜居苗寨
“要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必须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手。”提起如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村支部书记吴群香这样对笔者说。
近年来,该村向上争取资金200多万元,为村里兴办实事10多件。修建机耕道900余米,破解村民耕作难;修建、硬化连组水泥路2000余米,破解群众出行难;兴建了村部、农家书屋,让村民有了倾诉心事的“娘家”;打取地下水,完成自来水建设,破解全村770余人饮水难;进行水渠清淤,解决村里200余亩稻田灌溉难;申请资金进行危房改造,让困难户喜迁新居……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村里通路、通水、通电,篮球场、农家书屋等基础建设样样齐全,住在村里比住在城里还舒服。”已退休的老干部石树保对笔者说,他在城里也有房子,可他觉得村里环境比县城还要好,他喜欢在村里养老。
坐班制办公 “一扇门”解“万家事”
“现在去村部办事,办公室随时都有人,就连周末也有值班干部,真是方便呀!”提起开支村村支两委班子推行“村干部坐班制”服务群众,村民们竖起大拇指。
为方便群众办事,开支村推行“村干部坐班制”,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安排干部坐班,村民随时来办事,都可以找到干部,村民有事没事也喜欢往村部跑,谁有点什么心事,都喜欢和干部倾诉。谁家小猪病了,谁家小孩考上学,村干部清清楚楚;谁家婆媳有点小矛盾,谁家与谁家有点纠纷,也在村部当场解决。“一扇门”解“万家事” 。推行村干部坐班制,拉近了村干部与村民距离,架起了村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受到群众纷纷赞誉。
据统计,今年来,开支村村干部坐班共接访群众22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处置突发事件2起,代办群众事务20余项,帮助群众节约办事开支达8000余元。
惠民好举措 构建和谐大家庭
“村里和睦、团结,172户村民就像一个大家庭,我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开支村村民吴汉成高兴地说。
在开支村,村支两委班子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
因为环境好,有两家企业落户村里,村支两委班子积极和企业联系,把村里剩余劳动力全部安置在企业上班,仅此项,每年为村里增收达220余万元,致富一村百姓。
村支两委班子还利用村集体经济,为村民补贴合作医疗费用。2014年、2015年、2016年每人每年补贴40元,2017年每人补贴50元。“我家4个人,合作医疗需交费600元,县财政每人补贴75元,村里每人补贴50元,共补贴500元,家里只需交100元了!”提起村里医疗补贴政策,精准扶贫户吴兴昌赞不绝口。
开支村村支两委班子对村里80岁以上老人倾注着一份爱心,“去年过年,村支两委班子来看望我,给我送来200元慰问金,党的政策真好!”该村二组81岁的老人吴兴邦逢人就说。据了解,该村像吴兴邦这样的老人有10多个,逢年过节村支两委班子都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我在住院期间,村支两委班子都来看望我,还给我送来500元慰问金。”该村三组村民吴国汉激动地对笔者说。据了解,村里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对一些大病住院病人、老党员、计生优抚对象、优秀大学新生倾注一份关怀。
在这个美丽的苗乡,处处洋溢着安定、和谐、欢乐、幸福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