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26日

萧离的故园情

萧离1945年拍的“泪眼看家山”。 (翻拍照)

萧离1979年回乡省亲时,住在白羊溪侄子家中。在火塘边枞膏油灯光下,写出《湘西是一只金饭碗》大型报告文学。

青年时期的萧离。 (翻拍于《二萧离凤集》)

李琳君

萧离原名向远宜,是昔日文学星空中闪烁的一颗星,是古丈县的狠人,也是该县第一个考进北大读书的角色。我曾崇拜的彭继宽老师生前给我讲:“萧离在土家族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了的萧离,最想了却的挂念是到生养之地看看。 1979年到1984年,萧离三次回到茶乡白羊溪老家,在他侄儿家和村里人讲火塘话。

1979年,阔别三十四年之后,他乡生白发的萧离终于踏上回乡探访的归途,真正得回到不知多少次重复过的“古往今来的古,一尺一丈的丈”的茶乡省亲。

风物长宜,黄昏时分,萧离携妻萧凤及孙女徜徉于古阳河畔。乡音、乡人、乡俗、乡村旧事,给予萧离几许抚慰。萧离在1945年被迫害离开县立初级中学时曾跑到五里坡茶叶地头痛哭的地方停车,取出当年拍摄的县城全景照片,发现已物是人非。

其后,二萧回到萧离儿时乐园白羊溪。溪水依旧如记忆中那般清澈活泼流淌,当萧离在从前常去摘山花捡野果的小山坡上凝情伫立时,眼前的水光山色,既熟悉又有点生疏。

这个位于酉溪河源头沿河而居的山村,住着二十多户人家。萧离,一直是全村人的骄傲,是他们教育下一代的榜样,萧离的回归,让全村老老少少兴奋。虽然那时候白羊溪人的生活水平还很不像样子,家家仅有一点几天的口粮,但全村人都为他们的楷模回来而高兴。他们这家出米,那家出菜,有的买烟,有的打酒,然后,一家出一个“代表”,在这个真够得上穷乡僻壤的地方,不折不扣地搞出个多年没做的鸡鸭鱼肉样样俱全的席面。酒饭已不容易,盛情尤为难得。

在村邻人近距离的眼光中,从大地方“大口岸”北京城回来的萧离,与他们想象中的形象有点差别:萧离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伟岸,他还是一样淳朴,坐在一起吃饭、说话,乡音未变。

萧离为了这一天筹划了好多年,现在一切实现了,他那么随意,和大家论辈称呼,围坐在烧着青杠树柴的火坑边,闲话家常。火坑里三脚架上,鼎罐里的开水吱吱作响,这一切就是萧离梦中和现实中的和谐家园。

天亮了,吃过早饭。村里人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送,只有先几天采制的茶叶,三两五两用纸包着,“礼轻人意重,家乡没什么好送你的,就是这么点点茶叶,好不好,是今年的新茶……”

游子回乡,耀泽故里,恩惠亲邻。萧离是个文化人,囊中不可能有黄白之物牛气冲天让乡邻欢呼。了却乡情之外,萧离把他那支笔带回家乡来了。

头一次回乡,萧离不但到了古丈县的白羊溪故园,还在亲友陪护下步行十五里山路,到吉首市的丹青看清明歌会,后来又到了大庸(现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其他各地走了走。家乡如此贫困落后,作为游子的他不能无动于衷,他觉得是到了用笔为家乡做点事的时候了。于是,《湘西是一只金饭碗》长篇报告文学在报端面世了。文章中,萧离用鲜明的观点,十分翔实的材料,廓清了许许多多糊涂观念,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湘西的脱贫致富找到答案。另一文《山的钟馗——张家界》发表在1980年《旅行家》杂志第一期。这篇游记,是全国报刊第一次介绍张家界,为后来这一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起了奠基的作用。

其后,萧离于1982年、1984年两次到古丈省亲和采访。萧离在湘西的山水间乐此不疲地奔走,在洛塔界、八大公山、小溪原始森林、腊尔山台地、苗家的集圩上,在土家人的织机前,他贪婪地捕捉那些迎面而来的人人事事、山山水水。与第一次回乡一样,他依然没有放弃思索和疑问。至1989年,他前后应《人民日报》海外版及其他报刊之约,到湘西走访七次,1984年后又来过几次。可以说,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用他那支新闻记者的笔,为“打开湘西通向世界的窗户”尽其绵薄,把家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希望与声音,传之于山外。

不但如此,他还拉扯上老伴萧凤,哪怕采访调查中生了病,在州人民医院住了几天院,一康复又照常去进行户外考查。萧离夫妻先后写了二十多万字反映湘西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新观察》《旅行家》《时代的报告》等知名报刊上发表。萧凤写了文学味十足、可读性异常、受读者欢迎的《捉娃娃鱼的老倌子》《“赶场”记趣》《隽永谐趣的哭嫁歌》。萧离除了写出《湘西是一只金饭碗》《湘西,明天的大富之家》《崛起吧!湘西》三篇大型报告文学之外,还写出《还乡吟》《桐花杂想》等二十多篇散文。

萧离第二次回乡写成的《崛起吧!湘西》发表在《时代的报告》上。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冒着酷暑,花三个多月走访湘西州十个县,与州委书记、州长以及社员、基层干部、知识分子二百多人进行了交谈:考察了全州的粮食、养牛、养鱼、烤烟、手工艺、旅游、油桐、木材加工、酿酒等各方面情况,掌握了大量材料,记了十几个笔记本。他得出的结论是湘西并非一味的贫困偏远,时代发展,湘西的潜力将日渐显现。

萧离把这篇文章和他对湘西今后建设的设想,上书给时任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很快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1983年12月20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给萧离回信:“萧离同志:您给耀邦同志的信和《崛起吧!湘西》的调查报告,耀邦同志收到了,他让我们代为回复。我们读了您的作品和信,深感这位受委屈二十多年的老同志,还能满怀对党对湘西人民的深厚感情,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深入群众,了解下情,总结南方山区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三中全会路线的成功经验,热情宣传治穷致富的道路,是多么难能可贵。很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您对湘西建设的宝贵意见,耀邦同志注意到了,我们把您的两篇调查报告给了毛致用同志。我们还希望能很快看到您对湘西的第三篇调查报告。祝您健康!”

不但如此,萧离北京“吊兰居”家中,也成了湘西人进京的办事处和联络点。事无大小,他都热情照办。他家里的电话经常连接着湘西故园的脉络。

故园中的乡情、往事、山水、人物,给了萧离几多的情怀,几次归来,面对打开哪扇门窗都能看到的满目茶园,看着故园人民贫困辛劳而又那样友善朴素,他就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在笔下自然流露。

萧离的老同事吴永良回忆说,萧离与人谈论的话题,除了有关到北大荒的老话外,侧重宣扬他的家乡湖南古丈。“他夫妻去过两次,不仅饱览了旖旎风光,而且饱享了故人的情谊。走到哪家,都是倾其所有地盛情款待。萧离谈起这些事来,情不自禁地面露得意之色。萧凤则插话说,这些日子湖南的来客,我们应接不暇,我要不断地下厨忙活。昔为座上客,今为灶下婢了。当然,他们不仅热情待客,还为湘西的经济发展多方奔走。”

1997年6月9日,萧离谢世,终年八十二岁。萧离的子女们,从他回乡所写的散文中找到答案,决定把一小半骨灰送到他魂绕梦牵的故乡去。于是,向红笛、向红丁、向红笳三人告了长假,捧着父亲的一抔骨灰启程,回到萧离的故乡。

那是一个有太阳也有风雨的秋天,白羊溪的村邻和亲友们,放下手中的农活,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为他们的楷模送行。众人陪护着向氏姐弟妹三人,来到三十六拐对面山坡上,拆开向家婆婆的坟岩,将萧离的骨灰盒放在婆婆棺材的左边。就这样,萧离永远地守护在娘亲身边,永远地长眠在故乡的怀抱……

--> 2017-11-26 1 1 团结报 c1696.html 1 萧离的故园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