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7年11月28日

工伤预防知识(二十五)

一、什么是高处作业?

我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中规定:凡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5~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分级》中还规定了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如强风高处作业、异温(高温或低温)高处作业、雪地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带电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抢救高处作业。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的相关规定,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建筑施工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这五大伤害严重威胁着建筑施工单位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高处坠落”又被列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事故发生率极高,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50%以上,危险性极大。

二、高处作业有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1、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挡脚板、洞口的封口盖板、临时脚手架和平台、扶梯、防护棚(隔离棚)、安全网等。

2、设置通信装置,如为塔式起重机司机配备对讲机。

3、高处作业周边部位设置警示标志,夜间挂有红色警示灯。

4、设置足够的照明。

5、穿防滑鞋,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具。

6、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的扶梯和斜道。

三、高处作业有哪些安全管理措施?

1、凡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经体检合格,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接受安全教育。从事架体搭设、起重机械拆装等高处作业的人员还应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2、因作业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3、遇有六级(风速10.8米/秒)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4、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严禁高处抛掷作业工具、材料等。

5、严禁跨越或攀登防护栏杆以及脚手架和平台等临时设施的杆件。

6、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高处作业者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7、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桁条、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信装置,并专人负责。

8、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除指派的专业人员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和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

9、加强安全巡查。

四、能够直接引起高处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有哪些?

1、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米/秒)以上。

2、《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规定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高温作业。

3、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

4、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

5、作业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6、作业场所光线不足,能见度差。

7、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规定值。

8、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即任一边小于500毫米的矩形平面,直径小于500毫米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他形状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规定的Ⅲ级或Ⅲ级以上的体力劳动强度。

10、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小于0.195的作业环境。

11、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

--> 2017-11-28 1 1 团结报 c1818.html 1 工伤预防知识(二十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