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兴昌)11月28日,笔者从州人社局了解到,今年来,我州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将转移就业精准脱贫工程纳入州对县市区政府“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重要指标,纵深推进劳务协作扶贫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至10月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2.52万人,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目前,全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0.53万人,已转移就业79.6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3万人。
组建班子,全力提供工作保障。州和八县市分别成立了劳务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将人社相关资金分配、干部任用提拔与实际工作成效联系起来,助推工作全面落实。州、县市克服财政困难,落实了专项资金用于劳务协作和转移就业工作。每个季度州人社局班子成员带队到县市开展督查,确保取得实效。
拓宽渠道,大力推进区域劳务协作。进一步加强与广东省四市、长株潭三市劳务对接联系,举办“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招聘会46场次,邀请企业874家,提供就业岗位9.35万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3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985人。与山东省济南市劳务协作“3223+N”项目对接清单全面落实,举办了10场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9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77人,首批112名务工人员已送往济南市企业就业;68名“两后生”到济南市接受培训,其中43名轨道交通湘西班学生实现了“入学即就业、毕业就上岗”。
搭建平台,尽力推动就地就近就业。着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2个,入驻企业3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500余个,其中建档立卡户500余人。扎实做好创业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十百千”工程,突出政策引领、产业引领和创新引领,鼓励回乡创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创业给予政策倾斜,全州8个创业示范乡镇共建立专业合作社及民营企业116家,培植创业示范户803个,吸纳建档立卡户就业8057人。
“四定培训”,着力提升贫困“两后生”素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贫困“两后生”开展“定员、定点、定向、定岗”免费技能培训。对参加技能培训的“两后生”逐一登记造册,全部列为培训对象。积极主动做好贫困家庭“两后生”招生工作,向广州四市、济南市输送一批“两后生”,开展订单式培训。同时做好贫困劳动力的换岗、转岗衔接,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力度,及时提供各项精准培训帮扶服务。与广州市人社局签订了《湘西自治州孤儿职业教育合作执行协议》,首批37名孤儿于今年9月入校就读。同时,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招收花垣县100名初中生和50名高中生入校培训。
落实政策,努力做好稳岗工作。我州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抓好全州人社系统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劳务协作、开发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帮助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帮助已就业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9月,全州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55亿元,带动城乡就业人数1.3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就读职业院校免费政策和生活补贴全面落实到位;及时为10985名贫困家庭务工人员兑现交通路费补贴547.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