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章 男,团结报社专题部记者。2012年从永顺县第一中学教师岗位考入州团结报社。多次参与全州抗洪、抗旱等一线报道;作为骨干记者,参与“湘西中高海拔贫困片区行”“十八洞扶贫故事”“老司城申遗”等州内重大题材报道;和报社同仁一道,先后策划了“走进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神秘湘西·文化寻根”等大型文化类系列报道,开辟了《名家访谈》栏目。36次获得湖南省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等省级以上奖项。除新闻写作外,热爱文学创作,先后在《诗刊》《山花》《文学界》等省级以上文艺刊物发表文艺作品30余篇。担任湘西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湘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16年,被聘为吉首大学新媒体专业指导老师。2017年,当选为湘西州新闻学会常务理事。
曹 丹 男,凤凰县电视台主持人。自2005年9月份成为国家二级播音员以来,同时取得了中级记者职称。参与播音主持的多篇作品获得省、州广播电视优秀节目和好新闻评选的嘉奖。如电视消息《锦衣银裳靓凤凰》获得2006年度全州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广播《绿色通道温暖农民工》获得2006年度全州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全州第十五届好新闻二等奖;电视专题《中华凤凰文化论坛》获得2006年度湖南省广播电视特别奖、全州第十五届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全州第三届“五个一工程”二等奖。电视消息《我县青年田耳获鲁迅文学奖实现湖南零的突破》获得2007年度全州广播电视优稿优节目评选一等奖。电视专题《沱江源》获2010年度湖南新闻奖电视专题二等奖;《凤凰古城亮灯迎客 胜似不夜天》获2011年度湖南新闻奖电视消息三等奖;《山里边》获2011年度湖南广播电视奖二等奖;《小花》获2013年度湖南广播电视奖三等奖;《山那边的孩子》获得2014年度湘西州广播电视奖评选二等奖;论文《我看新闻的播与说》获得2005年全省青年广播电视工作者论文竞赛优秀奖;电视播音作品《沱江源》获2010年度全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二等奖;《凤凰新闻》获2015年度湖南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二等奖。
欧阳仕君 男,团结报社记者,编辑。2010年进入团结报工作,历任晚报版部、专题部记者。2013年被评为“湘西州作风建设先进典型”。 其新闻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30余项。以社会新闻报道、纪检新闻报道见长,作品《你往哪里逃!——龙山县“8·22”特大恶性杀人案侦破过程》《誓擒真凶!——凤凰县“2001·9·16”强奸杀人焚尸案侦破纪实》《为担当者担当——永顺县纪委公开为13名党员干部澄清不实举报》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其笔下塑造了“鹰眼”神探姚本忠、缉枪刑警贾春宏等一批从湘西走向全国的先进典型。
宋 林 男,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电视新闻一线采访已经整整20年。“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他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台里,同事们称他为“拼命三郎”。只要有新闻、有采访任务,无论是洪灾、火灾还是冰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到第一现场。连续五年来,他都是完成湘西台在省台发稿量最多的记者,特别是2016年至2018年采访制作出《屠呦呦与湘西情节》、《十八洞猕猴桃走向港澳市场》等多篇较有份量的稿件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他主创的《十八洞猕猴桃飞出大山出口港澳市场》作品荣获湖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这也是第一次反映精准脱贫在湘西州结出硕果的新闻,拿到创优中竞争最激烈的消息类一等奖。
王庭甫 男,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一直从事采写与编辑的双重工作,始终牢记新闻记者的责任,始终保持新闻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先后获得了湖南新闻奖一等奖、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卫视十佳通联记者、湘西州州直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策划采写出《扶贫启示录》《信心2009》《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向祖国报告》《湘西色彩》《锰都涅槃——花垣矿业整治整合纪实》等重大系列报道,以及《新跨越——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新起点、新征程——献礼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等州委州政府重大政论片,获得良好反响。《扶贫启示录》《走基层·保靖夯沙乡民事代办制度:群众张嘴 干部跑腿》《感谢乡亲》《凤凰伢子获得鲁迅文学奖》《深夜及时预警 500村民安全转移》《武陵见证:扶贫攻坚第一战役》等许多新闻先后获得了省州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奖。
李 波 男,永顺县电视台记者。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新闻工作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新闻事业。做了21年的新闻记者,曾多次被州、县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三年被州广播电视台评为全州十佳记者,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采写的电视消息、重大主题报道、系列报道、新闻类专题等奖项等先后获得国家、省、州好新闻奖,省、州各大媒体上稿是台里最多的。作为一名记者,他深知肩上摄像机的份量,把新闻宣传当作至高无上的事业,常年累月在一线摸爬滚打。他像一名侦察兵,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给人民群众。
肖诗慧 女,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从2010年进入湘西广播电视台至今一直在《湘西新闻联播》栏目工作。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践行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参与报道的新闻也经常被央视、湖南卫视等上级新闻媒体采用。出镜报道《湘西博物馆馆藏系列》、《老司城系列》作品等,充分展现湘西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让本地观众提升了文化自信,让外地游客了解了神秘湘西无穷魅力;宣传作风建设、精准扶贫的作品《走基层·保靖夯沙乡民事代办制度:群众张嘴 干部跑腿》、《武陵见证:扶贫攻坚第一战役》等作品先后获得湖南新闻奖、湖南广播电视奖。
杨继东 男,团结报社编辑。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团结报社政文部、经济部、晚报版部、编辑中心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2014年晋升主任编辑(副高职称)。多年来,策划并执行了“走进湘西”“乡村文化之旅”“寻梦浦市”“古丈行走”等大型新闻专题报道活动;深入基层践行“三贴近”,积极开展“走转改”,抢抓重大、鲜活的新闻,讲好精彩的湘西故事,努力服务社会民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好新闻“把关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传递党和人民的声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细致入微的工作完全杜绝“假新闻”,精品力作纷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其采编的作品50余件次获湖南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其中,独创的专栏“师说 ·论语”,获第26届(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贰等奖;独创的专栏“山乡学记”获2013年度湖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隆 琼 女,吉首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作为一个在最基层的媒体工作的新闻记者,始终记着只有感动自己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它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做了四年一线新闻记者,走遍了吉首及周边县市的村村寨寨,采写了上千条新闻稿件,《湘西农民趣味比赛年味足》、《抗冰救灾:209国道矮寨公路段积雪厚达8厘米》、《湘西万名苗族同胞以歌会友传情谊》等近百条稿件在央视和卫视等媒体进行播放。在专题部我和同事们共同采写的《“墨”香山村》荣获湖南广播电视奖三等奖,《咱老百姓的意见真管用》荣获第五届湘西州“宣传文化奖”新闻宣传作品奖,《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获2014年度湘西州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等等。
曾 琴 女,花垣电视台记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她凭着对党的新闻事业挚爱的情感和娴熟的业务技能,独立完成和积极参与了全县许多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工作。2017以来,她共在中央、省、州县电视台播发稿件近200条,有力地宣传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升了花垣县的对外形象。同时,她本人连年获得政府 “嘉奖”,2017年花垣县人民政府授予 “三等功”;作品也多次获得省新闻学会、州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