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建成 张耀成
“龙校长抓教育扶贫工作硬是有一股狠劲,好多人伸出大拇指。”谈起花垣县团结中学校长龙长生教育扶贫的事,该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都竖起了大拇指,龙长生教育扶贫“三不让”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学生辍学
“既然负了这个责,就要挑起这副担。”龙长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38岁的龙长生,毕业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今年9月,从花垣民族中学调到该县团结中学任校长。刚来学校,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刚性目标——不让一个学生辍学。
开学半月,他发现仍有一位初三女生没有按时入学。
女生叫彭翠花(化名),家住边城镇通州村,初三学生,因成绩偏差和家庭矛盾负气出走。
龙长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采取“三帮一”举措,安排班主任与村干部同家长一起共同联系这名女生。
几天过去了,女生仍然没有下落。
“再难也得把她找回来,决不能让她辍学。”龙长生亲自找到女生家长彭军(化名)。
家长给他讲了3个“难处”。一是孩子厌学,很难劝她返校。二是孩子现在在湖北黄冈市,很远,没有车费回家。三是孩子负气出走,当时不怕,但现在有点怕回来。
“我们开车去接。”了解到这一情况,龙长生当即做出决定。
10月15日,龙长生组织边城镇和平学区校长张天涛、本校教师阳光忠及学生家长共4人,日夜兼程3000多里,前往湖北黄冈市接孩子返校。
为了让女孩顺利返校,他们在车上轮番给家长传授教育方法——怎么稳定孩子情绪?怎么让孩子向往校园?他们还各自准备了几个大学校园的生活故事,与女孩见面时共同分享。在大家的共同关心、教导下,女孩终于打开心结,于17日返校就读。
结对帮扶,不让一户家庭掉队
“感谢,感谢!用这点钱我可以把船篷维修一下。”10月31日,龙长生走访时,看到该县边城镇隘门村结对帮扶户万祖敏的船篷有些损坏了,便自掏腰包叫他维修一下。龙长生按照该县教体局的统筹安排,对边城镇隘门村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舍弃2个月的双休日休息时间,从教育扶贫、产业发展、医疗救助等方面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隘门村驻村扶贫第一支书吴宙介绍,龙长生通过协调各部门,先后为结对帮扶户万祖敏家庭落实了社会救助、教育助学补助及住院医疗补助等资金17000多元。万祖敏说,父母均80多岁了,妻子也有病,自己一家6口人,紧靠一条小游船收入维持一家的生计。女儿、儿子相继考上大学,家里开销十分紧张。特别是今年儿子考上北京化工大学,急需上学费用,在龙长生的帮助协调下,顺利落实了10000元的助学补助资金。同时,还帮助他及时落实了自己因胆结石病住院动手术的医疗补助。这些补助的及时落实,让她的家庭收入相对大大增加。该村《2018年贫困户收入计算表》显示,他所结对帮扶的龙老付、周明发等3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610元、6280元、3506元。均超过该县3400元的脱贫标准。
资金救助,不让一分善款流失
“作为一位校长,绝不能让一分教育扶贫资金用错、用歪。”在教育扶贫教育补助资金的管理上,龙长生更是一丝不苟。教师和村民们都说他“好过硬”。
按照该县统筹安排,团结中学负责花垣镇中寨、永丰、漾水坪等7个村的教育扶助等工作。包括情况摸底、资金公示及发放等。为确保“精准”,龙长生协同村支“两委”制定并落实了村校协同、班子分工、责任到人、跟踪管理的救助资金发放机制。
“龙校长具体负责永丰村,100多户村民,他几乎都走遍了。”一位村班子成员告诉笔者:“连我们村干部摸上来的底子,他都要一户一户地核对,他还加了好多个夜班,把我们手写的纸质表册,制成电子档案,防止因字迹问题出错。”学校后勤人员告诉:“在龙校长的精心组织下,40多万元的扶贫救助款,没有一分钱用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