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存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与草木打交道,早已习惯了田园生活。自从我把她从乡下老家接走之后,她就远离了那些草木朋友,平时除了念想,还总爱去田野散步,只要一有机会,准会和老朋友们亲近一番。这不,秋深了,秋叶黄了,庄稼成熟了,母亲又忆起了曾经的秋收场景,挖红薯、晾玉米、晒辣椒……一样都不落下,一件件地讲给我们这些困在城市高楼里的晚辈听。
看母亲如此痴迷秋天,周末的时候,我和妻子决定带着孩子陪她一起去看秋。一路上,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不时指着路边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草木给我们介绍,或是拉着孙子的小手奔向田间地头,教他认识各种蔬菜和庄稼,补习孩子因少到田间走动而缺乏的农家知识。
在母亲眼里,秋是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的。母亲说,秋和春一样美丽,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都有色,有味,有形。春日山花烂漫,秋天层林尽染;春日花香四溢,秋天硕果飘香;春日新芽柔嫩,秋天黄叶粗犷。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去闻,去触摸,秋天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在山坡上,瘦弱发黄的玉米秸秆挺着笔直的腰杆站着,正在与秋风做最后抗争。我们从中走过,衣服与其干枯的叶子撞个满怀,它们不由得用力摇摆身躯,发出嚓嚓的声响,似乎在向我们诉说自己到底有多坚强。这时候,母亲自然是要和老朋友握手聊天的,她用手拉着玉米秆的叶子,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一番,一边感慨岁月让它受 了苦,一边给我们介绍它的功绩,叮嘱我们应该敬畏粮食,懂得一餐一饭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
来到田间,大片的红薯叶抵挡不住秋风进攻,耷拉着脑袋彻底没了斗志,如同一个个降兵,再也没脸回乡见人。就连农家妇人都看不下去了,干脆手持镰刀要替大地收拾“叛徒”。健硕壮实的汉子们抡起锄头高高举过头顶,满头大汗地用力翻土,一个个隐藏在泥里的红薯便从被窝里滚了出来,露出白色的、黄色的亦或紫色的肌肤。老人和孩子们高兴地拎着大竹筐,手脚麻利地抠去红薯身上沾染的那点泥,笑着丢进筐里。在母亲眼中,这是秋天里的一场盛会,当然不能错过,与老人们寒暄几句,便不由自主地加入他们的队伍,与他们一起捡拾红薯。尽管蹲在地上久了,腿酸了,腰伸不直了,衣服上也沾满了泥土,但母亲却笑了,心情舒畅了。
走进农家小院,鲜红的辣椒晒在院子里,金黄的玉米挂在屋檐下,成为秋阳里一道艳丽风景,吸引了一群自由自在歌唱的鸡,大摇大摆地啄食着玉米棒子。母亲忍不住走近,将手轻轻上扬,赶跑它们,气得领队的老公鸡一边往前跑一边咯咯嗒、咯咯嗒的叫,满心都是不悦。
走出农家小院,秋阳已经西沉。母亲作别农人,挥一挥手,笑了。
陪母亲看秋,看得她满心欢悦,我们跟在身后,也被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