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8年11月17日

坐苦坝有座“绿色银行”

本报记者 田晓兰 杨继东 余芳 麻垣杰

初冬之际,记者一行走进古丈县断龙山镇坐苦坝村。这是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村寨,全村303户、1132人依山而住。

这样的村寨,在湘西大山里再寻常不过。但因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漫山老油茶树,坐苦坝村的茶油在十里八乡“飘香”。

“靠山吃山”,村里人十分珍视这份宝贵财富,利用满山遍野的油茶树过上了好生活。

“我们这里的油茶林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分产到户,我们各家各户就靠着这些油茶树生活。”63岁的田金芳老人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忙着晒茶籽,脸上写满了喜悦,“去年我家打了200多斤茶油,卖到50元一斤,收入上万元。今年,客人又向我家订了200斤茶油!”

由于村里的茶树天然长成、茶油质量好,州内外的客人慕名而来,直接订货。在田金芳家,我们正好遇到不远千里而来的开源·浏阳河集团副总经理吕品龙。

“茶籽品质好不好,主要看茶籽的干度和饱和度,今年茶籽的质量很好,这种茶籽出油量最高,有多少我们收多少。”在村支书向红涛的带领下,吕品龙察看了村里各家各户的茶籽品质后,道出之所以选择在坐苦坝收购油茶籽的缘由。

村支书向红涛介绍,依托原生态的油茶产业,村里加强了油茶林的改造,如今全村共有5000多亩油茶林,人均5亩油茶林,每户至少十几亩,多的达五六十亩,年产2万公斤茶油。

勤劳而聪明的坐苦坝人还不断延伸油茶产业链。

采摘茶籽的季节,阳光明媚,清风习习,油茶花丛中,“嗡嗡”的蜜蜂来回穿梭,一股股幽香沁人心脾。 “蜂子‘搬’(采蜜)了茶子花,蜂蜜甜而且产量高,茶籽也结得多。”镇武装部部长宋太平向我们介绍,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养蜜蜂的习惯,每家少说也养2至5桶,茶花蜜也是很受欢迎的,每年取一次蜜,每桶产5至10公斤蜂蜜,200元一公斤,由于是原生态的纯茶花蜜,每年到了采蜜时节,慕名而来的客户直接对接农户,供不应求。

吴良友是村里的养蜂大户,他家今年在村里的同心油茶园建了一个蜂蜜基地,养了几十桶蜜蜂和胡蜂,期待着有更大的收获。

吴良友的二哥吴良求家早前就在村里办起了打油坊。“把茶籽打磨成粉、炒干、冷却、炒干、蒸熟……”从业10多年来,吴良求对打茶油的工序如数家珍。去年他家的油坊总共打了4000多公斤油。他满脸幸福地说,靠着这门手艺, 养大了3个女儿,如今3个女儿已经成家过上了好日子。

村民们已从油茶林获取了不菲的收益,茶果也滋润着他们朴素的生活。断龙山镇党委书记李林华介绍,像坐苦坝村这样,全镇共有2万多亩原生态的油茶林。目前,该镇正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一体化油茶产业链。让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成为村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 2018-11-17 1 1 团结报 c21593.html 1 坐苦坝有座“绿色银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