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版②)201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4.6亿元,是1978年的265倍,年均增长14.9%;工业增加值达5.2亿元,是1978年的265倍,年均增长14.9%,省级工业集中区申报成功,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成功引进中建材、华仁集团、东盛集团、侨兴集团、宋都集团、汇鸿集团、隆平高科、博世科等8家上市公司来县投资,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9家。旅游发展速度和后劲同步提升。坚持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着力构建“1带4区11个特色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坐龙峡、高望界成功晋升“国字号”品牌,红石林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红石林岩溶地貌入选世界级地质遗迹,古丈旅游形象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岩排溪、老司岩、龙鼻等8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交通格局根本改变。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由1978年的335.61公里提升至2018年1450公里。全县实施通畅工程790公里,乡镇通水泥(沥青)路达100%,行政村通畅率达100%。枝柳铁路横贯全县南北,永吉高速建成通车,张花高速古丈连接线、罗凤公路、张吉怀高铁加快推进,古丈即将迈入“高铁时代”。 水利建设力度空前。大力实施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完成病险水库治理46座、中小河流治理4条,成功实现103个行政村11.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县、镇、村三级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按照“一区两湖”城市空间布局,力推新城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大蜕变。新城扩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96亿元。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全县城镇化率达38.5%,比1978年提高32.5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精准脱贫。近5年来全县贫困人口已从2014年的9061户35561人下降到3143户11782人,53个贫困村整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83%,贫困村总数从83个减少到30个。今年,全县将确保减少贫困人口6587人以上,19个贫困村整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有望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行列。注重发展产业带动,因地制宜发展当家产业,贫困村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坚决托住民生底线,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上学难、看病难、居住难等问题。推行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等制度,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参保率和大病救治率达100%,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7所,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实现公办幼儿园行政乡镇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施山村幼儿园项目,建成山村幼儿园70所。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民运会上共夺取19枚金牌,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农合参合率达95%,建立了农村家庭大病救助制度;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基本完成,建成合格村卫生室119个。实现镇镇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生态建设强力推进。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1.4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57.22万亩,2017年底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6%增至79.81%,荣获“中国生态魅力县”称号。
近几年来,古丈县在全省、全州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湖南省卫生县城”等称号。“古丈毛尖”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古丈红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记录了加快“生态、活力、精致、幸福”“四个古丈”建设破茧成蝶的完美蜕变。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时代,古丈县将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立县、特色产业富民、发展环境创优”发展战略不动摇,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