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8年11月21日

对凡尘物事的不凡描摹

—— 读徐则臣新作《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

《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 作者:徐则臣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刘昌宇

被称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新近推出的《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漓江出版社2018年10月),以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聚焦平民日常生活,用冲淡平和的笔墨,深入触及底层人物灵魂深处,运用波澜不惊的叙述方式,表达出对寻常世界悠悠的爱恋,本真的书写,也让他对凡尘物事不凡的描摹,充满了生活的亮色。

全书精选了徐则臣写作近二十年来的散文作品,有对童年和故乡的回望,也有对世道人心的感怀,有对羁旅天涯的体悟,也有对文学艺术的认知与反省,题材丰富各异。

写作中,徐则臣保持了一贯自然从容的抒写方式,纵使这世界有再大的不幸和苦难,人物内心有再大的翻江倒涌,在他的用心抒写之下,皆被其以四两拨千斤之力一一化解,于游刃有余中不徐不迟地道白着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

徐则臣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其描摹人物和勾连事件的角度很平凡又普通,他爱写平民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爱写一个个“小人物”或宏阔或卑微的心灵律动,还爱写那些看似琐碎,但细细咂摸之后,意境立时变得深远的“小故事”。

品读全书,你会发现,他不满足于一个人的勾勒,总会在适时之间,让笔下的人物逐一鲜活灵动起来,让他们在一个个寻常物事中,或相互依存而又合而不同。故而,《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不是徐则臣一个人的独奏,而是众生世界里真实的心灵唱和。徐则臣通过他们平淡的言语交锋,朴实憨厚的内心独白,个性化的神态举止,在一场场关乎对情感和世界真相的探求中,与笔下三教九流的人物一起,表达着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观感。他的笔下,常常涌动着沧桑老人和稚嫩孩子的身影,一老一小,更像是事物的两极,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样的铺陈,这样的描画,极具人间情味。写老人,意在见证世事变更,写孩子是为了回忆往昔,抚今追昔里,自然而然地道白出“时光匆匆你我得用心珍惜”的深刻意味。

遥看额尔古纳的青青春色,近观乡村平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恬淡的故事,温润善良的父老乡亲,于是纷纷走出作家的笔端,走进了我们的心间。思绪飞扬间,摊开首章《大地上的事情》,天真的孩子会好奇“算命瞎子算得准别人的命运,却算不准归家的路?”读者也会油然喟叹“人生的路,从来都不是算计出来的,得靠双脚走出来才行”。心如潮涌中,看《风吹一生》这节,更是感慨连连。“风吹着祖父,吹走了黑发留下了白发,吹干了皮肤留下了皱纹,最后,风把祖父带到了另一个去处。”似在提醒众生:“不能忽略了微小平常的东西,它们虽看似不起眼,却能在不经意间,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徐则臣对凡尘物事的描绘极具返璞归真的艺术功力。他善于借力发力,让笔下人物自由发声,并借助他们的表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创作意图。在《露天电影》中,这种创作技巧被他运用得极其自如。一开始,读者并不知道秦山原的职业身份,后通过村民们一声“秦放映员”的称呼,方才知晓秦山原曾有过一段在乡村当放映员的经历。这种“他说”,既构筑了一种悬念,又使得他的文字书写,更具烟火情趣。其次,他还善于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对话,去铺垫情节,烘托气氛,推动一个个故事向纵深发展。这种匠心独运的刻画,已然将一桩桩一例例寻常物事、一个个凡夫俗子,描摹得分外动人。

徐则臣的写作以小说为主,但散文随笔从来不是业余的休闲,因为他拒绝绕弯子,所以他的文字真诚自然;因为他长久致力于对人的表达,所以他的文字保有温度和情趣。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所以,他对凡尘物事的描绘才会显出不凡的力量,常常被人感之念之,长忆起,难相忘。

--> 2018-11-21 —— 读徐则臣新作《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 1 1 团结报 c21822.html 1 对凡尘物事的不凡描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