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8年12月02日

邮政快递与“迁陵以邮行洞庭”

“迁陵以邮行洞庭”简实物。

里耶秦简博物馆陈展的“迁陵以邮行洞庭”简。

秦代迁陵县遗址。

文/彭昌辉 图/里耶秦简博物馆提供

在当今快节奏时代,邮政快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千里之外购件物品,三五天就可送达,非常之快捷、方便。然而,我们在享受这种快捷、方便的同时,是否知道邮政快递的发展历程呢?

我们不妨去里耶秦简博物馆看看,那里陈列展示着一枚“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秦代简牍,可以向我们讲述一段以往的快递历史。

从里耶古城“一号井”出土的这枚“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秦代简牍,与其同时出土的3.7万枚简牍形制上不一样,它长14.5厘米,宽2厘米。不一样之处还在于它的下端是锥形,且又是单独一枚枚存放的,同时出土了很多枚。据专家考证,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信封邮票”或“快递邮签”的雏形,称之为“邮简”。在纸张还未发明的时候,书写公文信函都是用竹木,然后用绳捆扎成卷便成为一篇完整的公文或信函,再将这枚“邮简”插入其中,进行邮递。也因此,“邮简”的下端都为锥形,便于插入。

那么,“迁陵以邮行洞庭”是什么意思?就是寄件人告知快递人员,将插有这枚邮简的公文或信函从“迁陵”送到“洞庭”。因里耶秦简都是秦王朝迁陵县官署档案,这里的“迁陵”应为“迁陵县衙”,“洞庭”应为“洞庭郡府”。“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的出土,为我们透露出许多古代邮政的历史痕迹。

在邮政发展史上,古代邮政又叫“邮驿”,就是“驿站”、“传舍”,传递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邮政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国际交往都有重要的作用。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呼叫、打手势,或以物示意的方法传递简单信息。我国最早关于邮政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其中记载着殷商盘庚年代(距今约3500年),边戍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有“来鼓”二字,经考证,当时的“来鼓”即类似今天的侦察通信兵从边疆跑回向商王报告紧急军情。在古书《诗经》中也有“简书”的记载:“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其译文为:国家多灾多难,哪有工夫闲居。难道我不想归家,又恐有紧急军书传来。这里所说的“简书”,就是在兽骨上刻上文字,由邮递人员传来的官府紧急文书。其出于商末周初,是邮政快递的前身。

与之同时,商周时期还出现了烽火传递信息,但主要应用在军事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烽火传递信息具有相当规模,也被视之为邮政快递通信。

邮政快递发展辉煌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国林立,各国为了互通信息,大肆建立信息平台——驿站,相互联盟又相互攻杀。他们在主要的交通道路上,每隔30里设一馆驿,负责接力传递政令。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孔子曰:道德的传播速度之快,甚至比专用邮路、专用邮车传递君王的命令还要快。由此可见,当时的邮政快递主要是为了更加迅速的传达政令。战国时期,邮政快递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递,二是驿,三是徙;递用车,驿用马,徙为步传。

秦王朝一统天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对我国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其实,在统一邮政快递制度方面,秦王朝也有不世之功。首先,它统一了邮政的称呼,把各诸侯国的“遽(ju)”“驲(ri)”“置”“传”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规定为“邮”,里耶秦简“迁陵以邮行洞庭”等十几枚邮简,便是其最有力的佐证。从此,“邮”便成为通信系统最早的专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同时,秦王朝还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邮政快递制度的法律文书——《行书律》,其规定了哪些为紧急文书,哪些为一般文书,在传递中如有耽误,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如里耶出土的秦简中就有一枚邮简记载:二月壬寅水十一刻刻二,邮人得行。还有一枚邮简这样写道:七月丙寅水下五刻,邮人敞以来。敬半。从这两枚邮简中,我们不难看出,秦王朝的邮人递送文书,出发和到达的时间已精确到了几月几时几刻了,在那个以马或徙步行的邮年代,其规定是何等的严苛。秦王朝这种以律令而规范的制度,加强着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联系,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

在秦代,对邮人的选拔任用也是非常严格的。据已解释的一枚里耶秦简记录:当时迁陵县辖的启陵乡缺邮人,必须由启陵乡的长官选拔推荐,再经历相当严肃的行政程序后,由迁陵县丞批复,决定可用否。一个乡的邮人选拔任用都如此严格,可想而知,县、郡、中央的邮人选拔任用是何等苛严了。在里耶秦简中还出现了“邮利足”的称谓,据相关专家解释,“邮利足”是指行走速度最快的邮人。可见当时的邮人,特别是传递公文信函的徙步邮人,必须具备身强力壮、行走如飞的本领。还有“轻足”、“急足”、“急脚”等称谓,都是指这类行走如飞的邮人。大秦王朝的邮人们以他们的辛劳,维护着秦帝国的行政运转,他们行走在山川河流之间的匆匆脚步,也在中国邮政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汉代沿用秦王朝的邮政快递体系,更加完善,邮亭、驿站星罗棋布。当时邮递速度已非常快了,最快时一日达300余里。汉代时还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文明连接起来,驿站和丝路相互依存。

隋唐时期,邮政体系得到空前发展。据《唐六典·尚书兵部》记载:唐开元年间有陆地邮驿1300所,水上邮驿300所,水陆相兼70余所。此时的邮递速度最快时可达到日行500里。

到了宋元明清,邮政快递规模有所减弱,但却不断推陈出新,其管理体系更为完善,制度更为严格。

而到了晚清,随着电话、电报、汽车、火车、轮船等的出现,驿站废弃了,邮政体系完全变了样。

--> 2018-12-02 1 1 团结报 c22503.html 1 邮政快递与“迁陵以邮行洞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