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8年12月09日

沿头吼的乡间山路

张林丰

“苗家山寨高坎多,出门三步就爬坡。世代传下竹背篓,不用肩挑用背驮。”这是湘西苗家流传的歌曲,歌曲唱出了坡多、弯多、高坎多的实际情况。

我是在乡村长大的,也是大山的儿子。我的记忆里刻着童年放牛的山坡,印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三十六道弯的五里坡,还有那条伴我走过二十多年的沿头吼的乡间山路。

沿头吼的乡间山路在古丈县岩头寨镇上洞溪,是一条极不起眼的小路,坑坑洼洼,曲曲折折,穿过松树林,沿着小溪伸向远方。它没有都市马路宽阔、整洁,没有车人穿行热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城里人喜欢上了这条山间小路。

春天,在山路上踏着欢快的步子,欣赏春红柳绿的美景,采摘艳丽的红杜鹃,可口的三月泡、野山樱桃。脚踩着小溪里的小石头,翻动着小鱼、小虾、桃花虫。初夏,漫步乡间小路,感受雨水冲洗过后的清新,或者看那红白紫红的桐油花开遍了山坡。相传,桐油是祖辈经商的财源路。待到秋天摘了桐油果,榨了油,就可以下沅陵买米。深秋,山路旁的野果更多:八月瓜、阳冬梨、救命粮……每一种都是自然的馈赠。冬天,徘徊于大雪过后的山村山路,山银装素裹,枯黄的树叶上覆盖了厚厚的白雪,铺满了山路,在脚下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细细品味着乡愁,于是,不经意中发现故乡的山路在变,变得踏实、稳重、乐观而又执著。

小时候听爷爷讲,沿头吼的山路青石板铺到山顶,是连着沅陵与古丈的官道,是十几个村寨去古丈赶集的必经之路。这条山路让几百户人家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山路,乡亲们知道了高楼、洋房、汽车和街道。也是这条山路,送走了一代又一代山村的“金凤凰”。在外面的世界里,他们是人民子弟兵、科学家、教育音乐家、教授……祖辈走过的山路,增添了我对故乡山路的敬意。我向祖辈发誓,定要保护这一条山路的美丽,不让她受破坏,更不能让她在村子里消失。

我的父亲是为解放湘西、建设湘西做过贡献的老党员。后来,因为职业原因,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含泪告别了故乡的山路,去了上海生活和工作。在离开故乡的几十年里,故乡的山路一直萦绕在我的梦中,成为挥之不去的依恋与思念。

年初,响应加快精准脱贫的政策号召,我踏上了回乡的旅程。站在原通向村里的岔路口——上洞溪公交招呼站,我没有找到熟悉的山路,没有看到青石板的经商官道,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伫立风中,我隐约看见上洞溪村委会大厦。我想起了我对爷爷的誓言,顿感惆怅。但我深知,父亲不会怪我,他们会为家乡的发展高兴。

走在通向村子的柏油马路上,暖风阵阵,山花野果飘香,田野上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川流不息的游客摆出各种造型拍摄留念。时间证明一切都变了,朝着更美的方向走了。

--> 2018-12-09 1 1 团结报 c23098.html 1 沿头吼的乡间山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