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车河村位于龙山县中南部的苗儿滩镇境内,为洗车河和靛房河的交汇区。北距龙山县城75公里,南距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里耶镇35公里。捞车河在土家语里面是“太阳河流域”的意思。辖6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近2千人。其中土家族占95%,苗族占3%,以彭、向、田三大姓为主姓,是非常典型的土家村落。村内现保存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建筑34栋。捞车河村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生态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如果,要选一处世外桃源般之地,去休闲、漫游、写生或创作,感受一番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和大自然馈赠的恬静之美,这是何等的享受呵!而捞车河,正是你从喧嚣和繁华的城市中抽身,安放心情的最佳场所。
这里确实太美了。
两条清澈澄亮的河流像两条碧绿的绸带,分别从大山深处蜿蜒而出,飘逸、潆洄,在捞车河村汇成一处在湘西极其少见的平川大坝,并形成了第三条河流。
沿河两岸柳树成荫,古树参天,一栋栋土家风情的吊脚楼坐落其间。一座长288.8米的“丫”字形的土家风雨桥横跨捞车河和靛房河,如彩虹飞架,把 三河三岸的惹巴拉、捞车、梁家寨连成一体,形成了三山套三河、三河绕三寨、一桥通三域的古村风景图。
“这里很美啊,山清水秀,古建筑多,又依山傍水,新农村建设搞得很好的。”来至宁波的游客张先生说。
原来,50多岁的张先生携妻子到张家界旅游,他在手机朋友圈中看到关于湘西美丽乡村大擂台的报道后,于是,决定就近挑两个美丽乡村顺便走走看看再返程,捞车河是第一站,下一站是保靖的夯吉村。“我走了许多地方,这个村庄确实独特,与众不同。”张先生高兴地说。从他对该村点赞的表情可以看出,此处“意外”之行,他夫妻二人是没有白来。
龙山县美丽办副主任田启明介绍,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州美丽湘西办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近两年来,该县把建设美丽湘西工作作为全县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综合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按照科学定位,彰显乡村布局之美;夯实基础,彰显乡村环境之美;以人为本,彰显乡村生活之美这三个要点,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管理、大投入,实行管、建、治同步推进,紧密结合土家族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来布局,对16个精品村、45个示范村实施村庄规划、亮化、绿化、户改厕、产业等项目开展具体工作。
伴着轻柔的河风在风雨桥上倚栏而望,四周青山葱茏,清粼粼的河水如丝绸般从眼皮底下滑过,阳光照耀河面,闪耀着鱼鳞样的光斑。一群群白鹭从古树群落间飞出,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风雨桥下、河滩上传来土家姑娘们洗衣的槌棒声,“啪!啪!啪!”把这美丽的乡村敲打出一片生机盎然。
“现在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坐在家里也可以挣钱。”负责捞车河村土家冲天楼管理的梁光翠开心地说,“村庄建设美了,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多了,我就在家门口卖甜酒,一天也能挣大几十块钱。”原来,梁光翠还是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做得一手好甜酒,游客来村里玩,基本上都会品尝一碗。
行走在新铺就的石板路上,一棵棵形态奇特的古树沿着河岸生长,树冠倾向河面,无需知道树名或年代,看略带沧桑的树干,就知道其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渗透下来,撒落一地图形各异的光影。一幢幢错落有致、青色瓦片的吊脚楼,在古树的陪衬下,显得愈发淡雅古朴。
“推动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田启明说。
是的,一个村庄的美,绝对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捞车河村惹巴拉蓝莓示范园总规划面积1000亩,第一期占地650亩,主要包括蓝莓采摘园、观赏游步道、围墙、蓝莓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景观亭及配套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完成蓝莓示范区规划设计、主体建筑设计、地勘、250亩蓝莓大苗定植、400亩蓝莓小苗定植等工作。
“惹巴拉蓝莓示范园今年5月份已经对外开放,游客都反映品质非常好。”该村村主任向小兵说。
这里的山清水秀,翘檐飞宇,蓝天白云,朝霞暮晖,阳光雨露,以及野鸭、白鹤、古渡、小船等,赋予了土家姑娘的无限遐想的创作灵感,和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于是,捞车河村就有了“中国土家织锦之乡”之称。
土家织锦在当地被称为“土花铺盖”,也就是常说的“西兰卡普”。早在千余年前,这里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男耕女织,可谓是家家有织机,户户有织女。
刘氏一家三姐妹均是土家织锦传承人。2007年,文化部授予刘代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椅子花》等5件作品连续被中央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刘代娥就是这里闻名遐迩的“土家织女”,201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1年,刘代娥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纳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来这儿旅游的人都会到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来参观,顺便购买一些中意的织锦。” 刘代娥的丈夫说。
走进刘代娥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各种成品陈列有序,展柜里,壁板上,各种图案的织锦琳琅满目,有“金鸡报晓”“龙船花”“龙凤人马纹”“猫脚纹”等200多种。
在织锦工作室,20来架织锦机摆放整齐。刘代娥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不仅生产产品,还承载着培训土家织锦任务,来刘代娥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内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她们来至全国各地,其中还有中学生和大学生。近三年来,每一年培训人数基本上在200人以上。
“因为建设美丽乡村如火如荼地开展,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捞车河这两年游客基本上已达到每年2万人次。”向小兵说,“现在正在建的影视城拍摄基地,第一期工程投资8千万元已经完工,如果一旦整体完工并投入使用,来我村的游客将成倍增加,那时,村里的一些土特产将会走得更远更广,村民的钱袋子也随之更加鼓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捞车河养育一代代能歌善舞的土家人,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立足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美丽富饶的幸福新农村,这是捞车河村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田启明说。
整洁的村容,便捷的交通,秀美的山水,以及势头向好的产业基地,捞车河村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也正敞开歌喉,高歌一曲《美丽的捞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