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焱华 图/除署名外为云书屋志愿者提供
初夏时节,沅江武水翡翠流云,两河四岸万木叠翠,氧吧城里书香氤氲。
4月24日,在泸溪涉江楼前,当地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周启动仪式,庄重的“拜师礼”让大家追思先贤、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朗朗的读书声让大家感受经典名句的无限魅力……而步入涉江楼内,参观书坊和国学讲堂,让大家体验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江河激荡处,书声伴涛声
河流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千百年来,因为一条沅江,一条武水,无数文人墨客曾经驻足于泸溪,有的是擦肩而过,有的是扎根于此,但都留下了诗文。屈原溯流而上写出了《涉江》《橘颂》《山鬼》等旷世名篇;王昌龄满怀深情地留下了“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千古佳句……
受诗词文章的影响,繁衍生息于沅水两岸的人们,爱种柑橘,更爱读书写文章。当地人对读书,是一种超越财富之上的膜拜,怀着一种深深的情愫。他们不仅自己读书创作,还邀请大家一起读,用读书开启民智,烛照他人。
北宋庆历五年(1045)的春天,当地人在沅水之滨,始创学宫。一百年后的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辰州府太守和卢溪郡令创建东洲书院。书院建成后,由当时流放泸溪的江西安福籍进士王庭圭开讲授课,听者众,曾经名噪一时。东洲书院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数代当地读书人前行的路。在东洲书院的影响之下,自宋朝至清代,泸溪有识之士先后建有南溪书院、崇文书院、文峰书院、观澜书院等。多少年来,因为受到书院书香的熏陶,许多人走出了泸溪,走出了湘西。
时至今日,当地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日趋雄厚,不仅满足了所有学生入学就读的需求,还培育了一批德兼才备的莘莘学子,形成了“泸溪教育经验”。这一经验曾获得省委书记杜家毫的充分肯定,要求全省推广。
与书香为伴,与快乐同行
这天,在举行的签名销书活动中,团结报社资深媒体人唐正鹏先生边签字售书、边作介绍讲解,现场妙语连珠,人气颇旺。
唐正鹏是泸溪县浦市镇高山坪村人。高山坪,出产有“全球唯一”之美称的菊花石,崇文尚武。受这种文化的濡染,唐正鹏自幼酷爱读书,与书为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近年来,他读书不断,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傍石集》《傍石话节气》《读悟经典》等3部文学专辑,可谓硕果累累。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唐正鹏致力于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究和写作。在他的老家,他创建傍石书斋,藏书万册;讲授传统文化,启发后人,乐此不疲。
与唐正鹏同乡的姜再生也是一位读书人。
姜再生是浦市镇新建街社区主任,也酷爱读书。他说,当年老父领他去新华书店,买了第一本长篇抗美援朝题材小说。他清楚地记得书名叫《剑》。买得此书,他如获至宝,用布蒙着,揣在怀里,回家后挑灯夜读,手不释卷至鸡鸣。1982年2月,他参加工作,有了收入,最爱去的地方还是古镇新华书店。此后,凡出差或外出学习,他最爱逛的地方是书店,从异地归来,带的多是一包书。到如今,他陆续藏书五千多册。
姜再生说,时光匆匆,人生有限,余生要和书为伍,与快乐同行。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多了,文笔自然流畅。这几年,他在《团结报》发表了不少文章,还获得了湖南省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在泸溪,像唐正鹏、姜再生这样的书香之家越来越多。
筹建云书屋,照亮人生路
在泸溪县潭溪镇小陂流村的“明志书屋”内,每天都洋溢着沁人的书香。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向民志是书屋的主人,50岁的他双脚先天性残疾,喜欢拄着双拐,辗转多个地方,搜集俗谣俚语汇集成“湘西情歌”系列。
向民志2016年开始筹建明志书屋。对此,相关部门纷纷给予资金支持,网络众筹募集爱心款2万多元。2016年12月,书屋竣工。2018年2月10日,书屋图书配置完成。
说起办书屋,向民志说,一来想为村民服务,让村民学到更多科技知识,在致富路上少走弯路;二来想为山里孩子服务,让知识照亮山里娃前行的路。
与向民志有着同样情结的,还有知名网络作家红娘子。
红娘子本名姚笛。十八九岁时,姚笛离开家乡去打工。为排遣心中的苦闷与不安,她一边打工谋求生存,一边开始以“红娘子”为笔名进行网络写作并向杂志投稿。几年后,她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一个角落、一本书、一盏灯,那就是她的全部世界。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红娘子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训练方法:每天必须写3000字,看1本书1本杂志,还得做笔记。她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大量的积累。她常用“高考”来形容那一年的艰苦。
如今,姚笛已从当年流水线上的“打工妹”成长为知名网络作家,出版长篇小说、作品合集20余部,有的被改编成为电影,坐拥中国“惊悚女皇”的头衔。读书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为回报家乡,2018年6月,姚笛回到浦市筹建了一座云书屋。“办一个图书馆,主要是想让浦市的小孩有一个看书的地方,让大家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她如此说起办书屋的那份初心。
如今,在浦市古镇,云书屋正照亮着许多孩子的前行之路。
点燃读书激情,让阅读成为习惯
在泸溪县城图书馆,馆址虽高,但人流不断。在县教体局图书室,客流可观,特别一些离退休老同志经常来此充电。在思源学校图书馆,每天傍晚孩子沉浸在书香之中……
民间的读书热,引起了县里的高度重视。三年前,泸溪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点燃读书激情·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专项行动计划,鼓励倡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中小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改建、扩建校园图书馆(室)45个、阅览室120个,添置各类图书40多万册。开展创建“书香校园”读书行动,引导学生读圣贤书,行君子事。同时,开展了覆盖全县机关、学校、乡镇、企事业单位,惠及城乡广大群众的全民读书活动,加大措施,传递“全民阅读”正能量。
目前,在泸溪,一大批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企业纷纷涌现,全民阅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书香泸溪”的氛围日渐浓厚。
初夏的泸溪,杜鹃声,江涛声,读书声,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