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彭 晗 杨宗丽 本报记者 谭必文
5月15日,州肿瘤医院妇瘤科病房内,44岁的宫颈癌患者彭女士病情危急,急需输A型血小板。
时间与生命在赛跑,为抢救彭女士的生命,该院当即与州中心血站联系,请求尽快尽力解决病人用血小板问题。但因血小板储存时间短,且必须提前预约,血站在得知病人情况后,立刻寻找志愿者。终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为患者捐出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为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抢救,州肿瘤医院院党委、团总支部与州中心血站进行了爱心献血接力,发出倡议请全院人员挽袖献血,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关键时刻,该院医务人员怀揣着一颗炽热的爱心,撸起袖子进行献血前的初筛检查,希望用自己的血液挽救病重的彭女士。经过初筛后,有3名医务人员符合捐献标准,随时待命献血。妇瘤科主任向五说:“有了这些爱心志愿者,我的心也踏实了。”
获知有这么多人踊跃为自己捐献血小板,彭女士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感觉像在做梦一样,谢谢这么多人来帮我!一辈子都感激你们!”
目前,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生命无价,爱心无价,无偿献血本就是挽救生命的义举,而医生献血挽救患者,更是对自身价值的体现。州肿瘤医院、州中心血站与志愿者展开的爱心献血接力,救患者于危难之中,用自己的鲜血护卫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显现出人世间的浓浓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