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涛
今年临近春节时,一群平常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又聚在了一起,书法活动室顷刻火了起来。红红的对联铺了一地,墨迹未干,却处处洋溢着喜庆。屋子里的人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到了这里却都成了直膝曲腰奋笔疾书的人。新春大吉,招财进宝,惠风和畅,瑞气盈庭。如曹植所说,“翩若惊鸿,宛如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每副对联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韵味,一路看去俨然欣赏《洛神赋》里的洛神仙子。
自浦市腊八节起,县书协就积极影响号召,开始着手准备县里的“文化进万家”活动。为了能让活动使更多的人受惠,让人们都拿到书法艺术家们义务书写的春联,书协也给自己定了个2000副的小目标。毕竟冬日天寒,若全在现场书写,一则书写需要时间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二则拿到春联的人得守着对联等墨干无法马上离开,所以书协才决定事先在室内写,活动当天再全部挂出来任由大家取了回家。只是“2000”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确实也是个重活,佘老师以写曹全碑得名,我特意用秒表卡了一下他写“春”字的时间,足足1分28秒。也就是说包括铺纸、蘸墨、舔笔的时间,他完成一副18个字的曹全碑对联至少也要花半个小时,如此一来,每天晚上7点到11点,他最多也只能写8副对联。当然,也有写二王、米芾的,行书运笔虽快,却要腕力,时间一久也是腰酸背痛,其中一名书法艺术家就因为站得久了,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只得躺在床上休息。然而这一切对于这群执著于书法艺术心怀奉献精神的人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挑灯夜战不过寻常事。连真容禅寺的善恒法师都被感动,听说是义务书写春联,也不顾路远驾车过来要为大家写下禅意佛理。
一个“玩”字,既是大家的书写态度,亦是大家苦中作乐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能够亲眼看见那么多的书法艺术家现场书写,何等快活!于是,我便常去观摩偷师,却在这样的过程中窥见了艺术家们豁达的生活态度。
我想学字,便有廖老师站在一旁说,这一笔可不是你那样写的,瞬间抢了我的笔去演示。虽没给我留半点情面,却让我内心暗喜,这是碰见了真人,那些原来总是写不出来的鹅头勾也在他的指点下学会了。那边,张主席举着刚写好的横联,问,你们看看这些字里都取了那些笔法,魏碑?米芾?若是有人说对了,他就小孩子一样地笑起来,说,如果大家把写2000副对联当成了任务,就感受不到写字的乐趣了,我们可以把写春联的过程当作“玩”春联呀!
是呀,书写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观念穿插进去,或飘逸灵动,或古拙敦厚,一定会感受到一些变化,或是领悟到新的启示。练过二王的徐老师则把一本《黄庭坚对联集》带在身边,说是要体会一下山谷老人的夸张笔画,遒劲峻拔。黄老师一个劲地说:“我的字练杂了,都自由体了,大家可别学我,千万不能贪多,选择了一本古贴就一直练下去才好。”章老师不苟言笑,只是一笔一画地精雕细刻,写出了魏碑的金石古味。周老师十分风趣,一边打着哈哈说扶贫路上的趣事,一边暗暗运气,写出来字却行云流水般潇洒流畅。于是乎,室外靡雨霏霏,室内谈笑风生。大家写字,聊天,热情高涨,温暖如春。一副副完成并晾干的对联叠在一起,高度渐长。
过两天,就要在涉江楼开展现场义务书写活动了,2000副的目标已经顺利完成。已经夜半,微黄的灯光下,玩对联的人还在书协活动室里玩着。“玩”到最后,当是用善恒法师说的那句话最为妥帖——“为民做事,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