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陈生真 通讯员 张 媚
在刚刚结束的2019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省、州、市各级招商推介活动中,吉首市成功签约项目23个,合同引资198.4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展示出吉首市委、市政府树立“大开放、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努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优化投资环境上、项目储备上实现的新突破。
如今的吉首,正以如虹的气势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向着建设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的目标高歌猛进。
紧抓“生命线” 绘制招商图谱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近年来,吉首市坚持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三个兴市”发展思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等领域,一手抓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一手抓资本密集型产业引进,持续扩大产业链和靶向招商。
吉首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和务实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本地主导产业,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了招商图谱。围绕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瞄准现有产业链条开展定向招商,搭建了与产业相匹配的专业园区作为招商承载平台,逐步激发产业集群效应;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为引领,大力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围绕创意文旅、科技智造、现代物流、观光休闲、生态康养、教育医疗、高端商住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精准发力,不断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
今年,吉首市高规格组建了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产业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招商方式由以往的“单打独斗”变成“组团作战”,先后多次组织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由市商务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的招商引资小分队和大部队外出招商,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地上门招商,对接洽谈项目协议。
一季度,吉首市实现州外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95亿元,同比增长20.25%;省外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亿元,同比增长127%。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7个,新落地开工重点项目达5个。
聚焦“新高地” 引擎强劲发力
生态、文化、旅游是吉首市最具活力、最具优势的特色资源。该市招商引资围绕这三大优势做足文章,在“生态+”“文化+”“旅游+”方面抢占周边发展新高地。
依托矮寨奇观景区5A创建、乾州古城景区提质改造,以打造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集散中心这一目标,大力开展旅游领域招商引资,强力推进伟光汇通文旅项目落地建设,项目一期年内将基本呈现。“百鸟朝凤”文旅开发项目、广州光亚集团投资的乾州古城牛庄小镇项目等正在制订规划设计方案。同时还策划包装了红枫谷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恰比河流域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司马河流域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加快推进了德夯景区建设详规报批,按“一核两翼三极十三寨”基本思路,推进项目规划建设。
在吉首经开区的规划中,高铁新城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以高铁新城为核心,开发区设计规划了现代商贸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创新创业示范园、现代教育园区、现代智能建筑产业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等六大主打产业园,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目前,以高铁新城、州府新城、乾州新区为核心的“两城四区两带”组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城市公园、沿河风光带、道路和社区改造等一大批城市“五化”项目陆续竣工,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区道路白改黑、人行道改造、人行天桥、城市片区改造、停车场改扩建、城市慢行系统等项目建成投用,城市品质及其美誉度日益提升。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