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生真 通讯员 张明能)5月29日,吉首经开区举行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入园集中签约仪式,分别与深圳市追风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品兴泰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创汇原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入园协议。至此,该经开区承接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企业已达6家。这是吉首市为响应“基层减负年”要求,靶向发力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走访企业、解决项目建设难题中来的一个缩影。
该市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吉首市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召开全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会。对标上级要求,该市梳理出喊口号、装样子、搞变通,消极应付、事难办、新官不理旧账,乱拍板、不担当、弄虚作假,学风漂浮、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调研过多过频,落实“三大攻坚战”、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产业项目建设不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出20条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具体举措。
该市针对排查梳理出的问题,实行一条一条分解细化,一项一项跟进落实,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到位,确保“事事有着落、条条见成效”。对整治工作每天一整理,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调度。同时,对专项整治效果进行评估,评估不合格的,责令继续整改,直至人民群众满意为止。如针对文件多、会议多、检查考核多等问题,建立了5张清单。针对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出台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推行“九个一”机制,即专项整治“一枚章”、行政审批一张图、政务服务一次办、收费公示一清单、政企交流一平台、结对帮扶一机制、信息共享一张网、下沉基层一条线、宣传监督一体化,助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目前,该市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群众和企业办事基本实现缩短时效6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5%,行政执法案件群众满意率达99.56%。市本级层面发文总数同比减少24.24%,市本级会议精简30%以上,市级层面督查考核事项较上年度持续减少,对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考核减少59%。一季度,吉首市实现生产总值46.03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居全州第一。
下一步,吉首市将继续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采取过硬举措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把更多精力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