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学校围绕“创四省市边区中职名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有效探索出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实现了学生在校“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学生就业渠道越来越通畅、越来越宽广。
实习拓展,共建教学共同体。学校以学前教育为服务重点,构建“实践教学-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与长沙金色梯田幼教集团、青果树幼教集团、新华志峰教育、吉首凯莱大饭店等百余家名优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合作关系,实训就业已经拓展到省外,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正迅速向全国延伸扩展。2018年,学校作为理事单位加入了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为集团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进了集团内资源共享。推广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先进经验,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为城乡职业教育服务,使全市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以人为本,多层次提升就业稳定性。学校严把用人单位资格审查关,实行“双向择优”的推荐原则,做到人尽其才,力争实习就业区域布局合理,实习就业单位形成本地、省内、外省发达地区多层次推荐的格局。2018年,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共有787人,统一安置毕业生629人,自主实习就业70人,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88人。目前,学校的实习基地大部分已成为学校推荐、输送毕业生的就业基地。
创新机制,搭建协作化平台。根据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校通过联合办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共建队伍、共建信息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职业教育的成果最终要看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的提升。2018年3月,学校创建并开通了校企合作及毕业生就业信息微信,为校企沟通、学生就业搭建交流信息平台,及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及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为用人单位和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毕业生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重构对接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育人模式,确保学生掌握实用生产技术,变“劳务输出”为“技能输出”,成为了我州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2015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等行业组织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职业学校”,近几年每年三月不到,学校的毕业生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有技能的学生根本不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