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寄托着湘西千万家庭对脱贫致富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将职教学子的成人成才摆在突出的位置,抓服务,树品牌,竭力为湘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智力支撑。
优化专业设置,建设特色专业,为学生一生发展服务。学校主动优化专业设置,推进学校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加强现有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同时,新增电子商务、平面设计、网络技术应用等专业方向。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职衔接合作。同时还开设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对口升学班级,为学生学历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加强对口支援,保障教育扶持,为乡村精准脱贫服务。学校作为湖南省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湖南省职业院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和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积极开展脱贫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职教集团成员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带动群众以技兴业、脱贫致富,成为湘西开发多层次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湘西经济发展和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对口帮扶的乡镇幼儿园,学校每期开展2次送教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园建设指导,使多家农村幼儿园达到合格标准。
创新办学理念,传承非物质文化,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学校依托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将龙山县西兰卡普有限公司引企入校,建成拥有100个生产实训工位、设备配置完善的土家族苗族服饰制作加工厂,设立了土家织锦、苗族蜡染、苗族刺绣三个大师工作室,主要从事土家织锦、精品苗绣、苗族蜡染等工艺品生产。实行教学生产一体化运作,目前已开发出融合民族文化理念与时尚元素的特色产品10个,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实现了生产与育人的双赢,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评为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被评为省“十三五”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017年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示范专业点。
广开招生渠道,稳定办学规模。多年来,学校严把生源进口关,不断规范招生行为,招生质量和数量屡创新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更是呈现良好的招生态势,毕业生供不应求。2018年,学校积极配合教育、人社劳动等部门搞好“两后生”职业培训及普通高中生通识培训工作,培训规模达2480人次。同时,该校还加强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艰苦跋涉,路遥方显骏马本色;辛勤耕耘,日久昭示育人真情。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以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独辟蹊径的办学思路、独具匠心的教育教研、独当一面的教师队伍建设,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和社会广泛的赞誉。
“学校将继续抢抓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以创建全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为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再立新功。”彭越对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