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9年06月04日

中药“治”穷

本报记者 李明潇 通讯员 陈压秋

“最近阴雨天较多,一定要防积水,及时除草。”5月22日,龙山县茅坪乡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一名90后女子正在耐心给农户们讲种植厚朴的技术要点。这名通晓中药材种植的女子名叫邓娜,今年28岁,是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娜从小在从事中药材生意的父亲影响下,对中药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她利用寒暑假就到父亲的中药材公司学习,从仓库主管到管理人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她还先后到广州、杭州、成都等地走访一些中药材公司,学习他们的生产管理经验。几年的学习探索,让邓娜萌生了成立自己的中药材公司的大胆想法。

2013年3月,即将毕业的邓娜回乡创办了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从事中药材购销、种植、加工等,品种包含厚朴、黄精、白术、金荞麦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近几年,这家公司不断壮大,已经发展成一家集特色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去年,公司的总销售收入达9160万元。

“公司主营中药材,但与‘农’字联系更紧密,基地在农村,种植在农田、种植管理主要依靠农民。公司的中药材产业也是乡亲们的产业。”邓娜说。她的公司通过产业基地岗位扶贫、技术扶贫、土地流转等多种扶贫模式,在各乡镇流转土地7000多亩种植中药材,并为村民们提供种子和技术,引导他们发展产业脱贫。为了确保村民们的销路问题,邓娜与太极集团、广药集团、云南白药集团、重庆南海药厂、西安嘉禾制药厂等20多家国内大型知名药企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老百姓只管种,销售完全交给我们,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邓娜信心满满地说。

由于种植中药材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人工,邓娜邀请了大量贫困户加入到种植厚朴的队伍中,既增加了他们的务工收入,也能让大家更好地学习种植厚朴。今年65岁的向龙堂,一家10口人,原是建档立卡户,两个儿子和儿媳均在外地务工,孙子和孙女们的生活就落到了他和老伴的身上。“流转土地,加上在基地务工,一年收入有1万多呢!”向龙堂表示,在基地做些零工,既不耽误照顾孙子,收入也增加不少。2018年,向龙堂顺利脱贫。在竹柯村,和向龙堂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仅仅在务工这块的收入,很多都达到了上万元。

2017年,邓娜带领公司主动参与“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千企帮千村”等产业扶贫项目,从用工帮扶、流转土地、发放肥料、教授技术等方面帮扶贫困户。

在邓娜的经营管理下,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先后荣获“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湖南省小巨人企业”等荣誉,邓娜本人也荣获“全国女性创业之星”。邓娜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中药材产业,通过中药材产业基地让更多的贫困户有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延伸开发多种中药材产品,致力打造龙山县自己的中药材品牌。

--> 2019-06-04 1 1 团结报 c33031.html 1 中药“治”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