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基层保障持续增强。建立村级干部待遇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村级年运转经费增加到18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年报酬提高到2.4万元以上。做实统筹文章,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到县域经济统筹部署,整合资金资源,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提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形成了一批具有辐射效应的示范片、示范区、示范带,村级自我造血和自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基层执政环境全面净化。盯紧薄弱环节,对全州1813个村(社区)开展村级班子运行情况排查,州县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点指导,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理违纪违法涉黑涉恶村“两委”成员152人。
探索机制创新:全面推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
为切实破解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基层治理综合成本过高等问题,我州以十八洞村为试点,探索建立“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并面向全州推广运用,成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生动实践。
——把准基层治理“方向盘”。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州1567个农村党支部、4500多个党小组、5万余名农村党员与农村群众有机衔接、紧密相连,让网格化管理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形成了党组织核心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互助共进的格局。
——勾勒基层治理“路线图”。注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精细操作,以“153”工作机制为抓手,即1个互助组,围绕5个方面互助内容,按照“建、诺、评”3项举措开展互帮互助,全州25799个小组长承诺事项66189条,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把推行“互助五兴”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发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督促引导作用,推动亲帮亲、互帮互,携手脱贫共致富。短短一年多时间,“互助五兴”在土乡苗寨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全州建立农村“互助五兴”小组2.5万多个,6000多名党员领办、创办致富项目1700多个,带动20余万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今年是建党98周年,是我们党执政70周年,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年,相信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基层党组织必将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阔步走在时代前列,以强有力的组织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