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19年07月06日

(上接1版)

因地制宜,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盛夏时节,走在花垣县双龙镇红英村公路边,一眼可见青绿鲜嫩的药材吴茱萸。据了解,这个基地是村支两委与该县东晟药业合作社创办的,种植面积100亩,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分红收入10万元。

这是该县由村党支部牵头,开发特色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实例。针对各村地理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差异,该县坚持因地制宜,打好优势牌、走活特色路,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由县扶贫开发办牵头,与本县苗汉子公司等10个龙头企业签订委托帮扶协议书,将全县100个贫困村分类打包,合作发展生态养殖、特色种植等项目,实现每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

对村级“三资”,采取入股合作社或出租的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创造收入。针对地处偏僻、产业基础差的村,实施政策兜底,将县城体育广场82个门面分配到82个贫困村,实行产权归政府、受益归村集体,年创收300万元以上。

根据各村比较优势,该县因村施策,助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购买服务。双龙镇排料村和麻栗场镇新桥村等4个村,与该县兴盛公司合作,种植豇豆643亩,通过购买公司服务,每百亩每年享受固定收益5万元。

村社合一。由村组建产业合作社,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法人,村民以土地入股或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按此模式,花垣镇窝勺社区、麻栗场镇望高村等10个乡镇的28个村(社区),与县东晟中药材合作社合作,种植吴茱萸5340亩,每村年均集体收入近8万元。

代建代管。茶叶种植村与县五龙茶业合作,由企业代村里履行建管责任,前3年村里每年享受保底收益5万元和保底收益以上20%的分红。麻栗场镇彭湖村种植茶叶100亩,达产后预计年收入10万元。

村企共建。双龙镇张刀村、马鞍村与祁东县有吉公司合作,采取种苗共担、企业保底价收购、村负责流转土地和用工的模式,种植黄花菜160亩,达产后每年可带来2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完善机制,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力

“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公司的竹狸养殖产业现在也越做越大!”花垣金立丰公司法人代表张海涛欣喜地说,该县不仅在小额扶贫贷款上支持农户发展竹狸,还帮全县5.5万对能繁竹狸购买保险。去年,公司出笼竹狸30多万只,带动304户贫困户通过竹狸养殖增收,6个村集体养殖场增收30多万元。

该县以产业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激发各方面内生动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出台《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整合1.23亿元产业发展资金,根据贫困户数量,对所有行政村分别予以8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扶持;对销售农产品5000元以上的合作社,按销售金额的10%进行奖补;设立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对实行保底收购的经营主体给予差价补偿……

同时,建立风险防范、利益联结、资产监管等机制。对产业成熟的豇豆等蔬菜种植,由企业按土地面积兑现保底利润;对利润较高但市场波动明显的黄花菜种植,由企业提供保底价收购;对刚起步的茶叶种植,由企业提供保底分红。通过村集体收益再分配,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细化《村级集体经济使用办法》,明确支出事项必须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并报乡镇党委审批和由乡镇财政所、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同监管,确保村集体经济安全运行。

--> 2019-07-06 1 1 团结报 c34737.html 1 /enpproperty-->